當你不苦,世界為你讓路
經常看到小霞在朋友圈發表一些消極的言論,例如:心里苦只有自己知道;頭疼,孤獨,害怕;等等;每次看到這些,說實話我不知道該用什么樣的語言安慰她,所以每次我都是“看看而已”。
“看看而已”并不是對小霞的不屑和冷漠,這其中有太多的情緒。有必要把自己的消極情緒公之于眾嗎?是想獲得安慰,還是得到一些人的嘲諷?
在我看來當你內心足夠強大的時候,你所表現出來的都是積極的、正能量的東西,而那些充滿負能量的、消極的部分則是在你的心里被打磨,最終形成你的性格、品格、氣質。
當今社會,對大多數人來說,過著緊張繁忙的生活,奔于生活,忙于生計,誰過得都不輕松。從寒窗苦讀到成家立業,我們一直辛苦地奔波著。畢竟出生就含著金鑰匙的人是少數,我們都是奮斗中的蕓蕓眾生,這其中沒有半點的悲天憫人的意思。當你覺得苦的時候,其實想想有很多人他們比你過得更苦;當你看到別人很成功很優秀羨慕的時候,其實他背后的辛酸,內心承受的壓力只有他自己知道。
所以對待生活中的苦,有的人不以為苦,他們苦中作樂,找到生的樂趣;而有的人苦著自己,寫出苦澀的文字,放在朋友圈,苦了一群人。苦中作樂的人其實是對人生體悟最深的一群人,他們的內心曾經受過痛苦的煎熬,來自外界或者內心的困惑,那種痛苦甚至把他們逼到了人生的絕境,但是最終他們歷經千辛萬苦打磨沉淀,找到了“苦中作樂”這一扁舟,讓他們在人生的海洋中暢游,從此人生不再“辛苦”。所以,看吧,苦與不苦都是我們內心的選擇而已。
人生從來都是這樣的,它像一條河,開始的河道很窄,歷經崇山峻嶺、深谷險灘之后變得開闊然后匯入大海。這就是原則,是規律,不經歷崇山峻嶺和深谷險灘的河流永遠都是一條靜靜的河,沒有機會和大海融合,成就更廣闊的自己。人生就是需要破釜沉舟、臥薪嘗膽,沒有半點矯情和做作。
那么,我們如何度過我們內心的苦,并成為苦中作樂的人,最終也能夠靜看花開花落、云卷云舒呢?擁有這種人生境界的人一定是內心厚重沉穩的人,他們很了解自己的處境,知道自己的目標,他們不爭不搶,慢慢打磨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心,使自己變得有品位有價值。
使自己變得有品位有價值的途徑很多,其中一條最簡單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就是:多讀書,少瞎想。就像楊絳先生說的:你的問題主要在于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這句話也是我經常勉勵自己的話,被我視為真理,在書的海洋里,當你提升了自己之后,你會發現生活中的很多苦不再是苦,很多問題也不再成為問題。原因不是世界變了,而是你人生的態度和格局改變了。
所以啊,擺脫人生困境的方式就是提升自己,豐富自己,使自己成為有品位有文化的人,這樣全世界也會為你讓路的。你不再需要在朋友圈尋找安慰,這一切都源自于你自己,親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