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3 準備逛 莘莊公園、古藤園離家距離相差不到兩公里,但它倆相差十三公里,有點意外。
1513 戴上眼鏡鼻梁還有些不適,出門。
1521 出發

1640 步行 500 米左右,到達古藤園。(臨滄路 148)
正門應該也是文物放置了鐵柵欄,避免游客進出踩踏。

古藤園正門

擋風墻
游覽示意圖,為什么這么小?明代嘉靖年間吳會(今閔行區馬橋鎮)詩人董宜陽手植一株、距今已近五百年的上海最古老之古紫藤而特地建園。不能只在古紫藤旁邊圍著柵欄,顯然太不重視了,不止此園,附近好多賓館也以紫藤名稱,可見此地受該藤很大的影響。閔行古藤園,養在深閨人未識

古藤園游覽示意圖
層巒有疊嶂, 犬牙無交錯,地兒小阻礙不了建筑師心大。

層巒有疊嶂
內院河池中未養水草、魚蝦,水很渾濁,沒有一點靈氣。

內院景
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再來個 270 度全景圖。

內院270全景
有病得治,未查到曲柳資料,相近的有水曲柳,長相明顯不是同一品種。

被人類扯出來的浮云。

曲柳
主角出場先丟名片,我們稱它古藤,說一定它自以為小年輕呢。

古藤名片
你不離我不棄,抱的越久越無法分離,這一抱就是五百年,之后還要多久未可知。

麻花藤

紫藤全景
知足者常樂,自古都嘮叨,現在依舊是。

橫涇雪釣
樹不顯石不露,個人感覺是個敗筆。

郁郁蔥蔥
一串串的串串紅,不自覺的想到了一丈紅,陽光明媚的那種喜慶。

一丈紅
未標品種,這個膚色極像甘蔗,咽下口水。

甘蔗竹
裁的利索,看著心痛,也不知道叫什么來著。

1626 不知是天氣轉陰還是黑夜來的過早,一種傍晚的趕腳,戴上耳麥開始步行。
1703 離開,園深客少天陰沉,逛得不是很盡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