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書架滿滿當當的書,竟然全是心書,心里的恐懼又進一步加深……
每到月初躊躇滿志,沒到月末,發現未完成的依舊未完成,由開始的恐慌變為現在的焦躁,開始總是提醒自己去改變,然而結局總是差強人意。
昨天與小伙伴聊天,最近他開始自己創業,為此他前期一直在努力準備著。首先就是吸取百家經驗,豐富自己的知識量,他每天早晨四點半起來讀書,至今每個月能讀五到十本。其中涵蓋心理學,經濟學等。比起之前瞎玩,通過書籍打開了他思想上的維度,很多道理很多方法讓他感慨,如果早幾年知道,很多事情就會變得不一樣。
在逐步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有的經驗是從他處獲取,有的經驗是從自身的經歷中獲取,但更多的是不斷嘗試。迷茫的原因是嘗試不夠,失敗不夠,自己也不夠強大。
我推薦給他的十八本書,他告訴我他只有三本沒看,而我卻只看過十八本書的簡介。他告訴我,他每天都在堅持學習,同時也在激勵我要堅持。今年我們都感覺時間過得飛快,感覺做什么都有來不及的味道。越是去追反而讓人愈加害怕,可靜下來回首,總有太多沒有去做。
以前我們總覺得自己還小,可是隨著時間推移,發現很多事和以前真的有很大的差別。技術時代,資源優先,即便是什么都不會,總會有一條獨到之舉在等著你。越是尋找越是迷茫,間歇性的躊躇滿志,間歇性的焦躁不安,沒有固定的路子。我想這大概是過得不如意的原因吧。
2016,半年已過,工作了不到四個月,拿了兩個半月工資,公司團隊人員不齊,生活平靜沒有波瀾,不知道哪里才是正確出路,說到底,這一年依然要在迷茫與探尋中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