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1 ?28 ? 歲未成年
是第一次一個人去看電影,值得紀念, 在倪妮的微博看到預告片的時候,我就覺得必須要看這部電影,以前沒怎么看過倪妮的戲,不知她演技如何,但是預告片中那句,“你永遠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男神”直擊我心,她的神態簡直驚人的美麗真摯。從此我心目中顏值與演技并存的心愛女明星由宋佳變成了宋佳和倪妮。
閨蜜在家養胎的 待卸貨的 ?懶癌發作的。反正周末我就是自己去看電影了。在電梯里就感覺到大家都是結伴而行,自己取票檢票找廳找座位,但是!全!程!享!受!。因為無中間我落淚無數還沒人說我矯情,我吃完一盒黃瓜味的薯片也沒人和我搶。
倪妮的演技真的超棒,電影講的是28歲的大涼夏(倪妮飾演)是個全心全意喜歡著相戀十年男主(霍建華飾演)且溫婉大方的女生,可惜在愛情長跑下越發平淡的感情被男主畫上句號,涼夏傷心之余吃了魔法巧克力以后回歸17勇敢無畏,隨性灑脫的小涼夏,并且在大涼夏和小涼夏之間的來回穿梭找回初心展開的一系列的事,可惜結尾有些倉促。不過相比結尾喧賓奪主,我還是喜歡這種模糊平淡的結局。
17歲的涼夏鬼馬精靈卻敢愛敢恨敢作敢當,毫不掩飾對嚴巖的愛慕,涼夏第一次回歸17歲在酒吧跳的舞一直在跳兩個字,青春,我在熒幕外似乎都蠢蠢欲動,內心體味著和熒幕里的小涼夏一樣的肆意激情和歡快。或許這就是電影的魅力吧,讓我們感受到沒嘗試過的事,賦予我們熱情和別樣的感受。
可能是根深蒂固的自卑加上慢熱的性格。我的17歲與涼夏的17歲相差甚遠。
也許小涼夏才是華麗耀眼的青春吧 ,而我只不過是在一直平行的青春歲月里慢慢累積積分,積分滿額以后從一個一遇到喜歡的人就會沉默的女生變成遇到喜歡的人只會插科打諢講段子的女生。如今還沒到28歲就已經練就了一副波瀾不驚的假象。
看完電影在回家的路上,車外華燈初上,無暇顧及擁堵的道路,思緒早已經飄到與他的初識。很想給喜歡的男生打個電話,幻想在擁擠的車上會給我勇氣擠出來一句我稀罕你,可我終究沒有年少的熱情和無畏。只能暗自神傷。
人生若只如初見,我也想做個溫柔順從的姑娘,在他面前嬌嗔體貼。可我就是我,自己瞅著都上火。每次都學不會掩藏,一塊去吃飯不敢看他的眼睛,總是閃躲。一塊去看電影總是早早就到,忘了閨蜜說的女生就該遲到一會。他打電話讓我去吃飯,我扔下東西立馬過去,全然沒有以往的懶癌。我也想在他遲到的時候大方的笑著說真的沒關系,而不是失意落寞全再眼里,告訴他他的生日禮物是我精心挑選托朋友買的,并不是看到了隨便買的。
我也想在這些事情里多一點點女生的小心機,可我真的學不會啊。我曾經暗自懊惱自己情商太低,后來釋懷,大概還是太喜歡吧,來不及思考便下意識做出最直接的反應和偽裝。想認真揣摩每句出口的話,變得小心翼翼,有時候甚至未有違自己所想弄巧成拙 。
我們都喜歡落落大方的人,可我們冷靜穩重的那一面大概只留給了自己不喜歡的人,面對喜歡的人,感覺智商驟降,情商為零。因為我們在喜歡對方的同時,恐懼也無邊無際。不喜歡的人越來越喜歡喜歡高冷的你,小心翼翼的你又去跪舔另一個高冷的她。于是惡性循環。
我想每個人都會遇到那個喜歡著真實的自己的那個人。但同時我們也需要展示最真實的自己。好讓對方驚呼,噢!原來你在這里等我。你可以肆無忌憚的表達自己,傾訴愛意也不會覺得輸了,認真準備的禮物也可以認真送給他。偽裝太累,還總會裝著裝著就忘了自己在裝著。
希望我學會用28歲的成熟來溫暖體貼對方,用17的無畏天真來表達自己。
或許第二次再看這部電影,我會給他打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