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天,是老媽65周歲生日(先祝生日快樂)。
? ? ? ? 席間,老爸端起酒杯祝酒,只有一句話:“這輩子跟著我,你吃了不少苦。”媽媽面上不動聲色,但我知道這句話在她心里帶起的波瀾。因為媽媽一路走來,真的很辛苦。
? ? ? ? 媽媽盡管很矮、很瘦,但能干得很(這點是我唯一不像她的地方)。未嫁之前她獨自伺候癱瘓的姥姥直至姥姥去世,七年時間,從一個嬌生慣養的姑娘成長為堅強能干的生活好手。結婚后,老爸常年在外當兵,媽媽自己在家帶著我和姐姐兩個人。當過媽的人都知道獨自伺候孩子有多辛苦,吃喝拉撒自不必說,遇到突發狀況就更忙不過來。拿我來說,女兒有兩邊老人照看,我還時常覺得帶孩子辛苦,時不時要遠離孩子放松下自己。但媽媽那時候沒得選擇,再多的苦累也只能咬牙堅持。
? ? ? ? 后來,爸爸轉業,我們也上學了。媽媽依然保持著農村婦女勤勞的品質,不但伺候一家人的生活,還找地方做了十年的臨時工補貼家用。媽媽照顧我們特別細心。比如,冬天會早起把我們的鞋襪放在暖氣上暖熱,在我們穿的前一刻才拿下來擺好;在我們吃早飯時,她會提前去草廈子把自行車搬出來,只為給我們節省兩分鐘的取車時間。這樣的情況太多,不一一列舉,以至于我們姐倆都有點被慣壞了,很長時間沒能學會自理(此處應深刻反省)。
? ? ? ? 再后來,我們長大了,出去上大學,與媽媽更多的聯系就是通電話。媽媽心太細,每次打電話都是事無巨細各種叮囑,還會重復很多遍。如果我向她說自己的煩惱,會讓她幾天睡不好覺,反復詢問。所以為了節省時間,我養成了兩個習慣,一是報喜不報憂,相信大家亦是如此;二是為了避免花費更長的時間聽更多的嘮叨,我只是被動去聽媽媽的叮囑,用“嗯“”我知道”等來表示我聽進去了,而很少表達自己的想法,很少跟她討論問題。直到現在這種單向交流的情況才略有改善。
? ? ? ? 再后來,我畢業、工作、結婚。有了女兒之后,確實體會到媽媽當初的不容易。但當自己累了、煩躁了、郁悶了,依舊會對她使性子。直到前幾天,女兒發高燒,腳冰涼,我一時沒辦法,就把女兒雙腳貼在了自己的肚皮上捂著。當身體感受到冰冷的那一刻,我瞬間淚目。因為忽然想起小時候的冬天,媽媽也經常這樣給我和姐姐暖腳,一天天,一年年,甚至于她當時寵溺的笑容、溫暖的皮膚都再度清晰。而像這樣的點滴數不勝數。隨著時間流逝,這些記憶大多褪色塵封,但那份深入骨血的愛默默地精雕細琢,一點一點塑造我的內心,讓它充實、豐盈,讓我保持著愛和被愛的能力。
? ? ? ? 遺憾的是,媽媽的竭盡全力,換來的,是我的心安理得。她的愛太多、太無私、來得太容易,就算我不珍惜也不會減少分毫。這成為我向她使性子發脾氣的籌碼。其實,一個人給予你生命,就是莫大的恩情,值得終生感激,更不用說溫暖的家、安定的生活、受教育的機會、為人處世的道理……媽媽的付出遠不止這些,而我回報得又少的可憐。
? ? ? ? 年輕時的辛勞在媽媽身上打下了烙印,微駝的脊背、深深的皺紋、不再矯健的步伐,這些時刻提醒著我媽媽已然老去,余下的時光有限且寶貴。每逢過年,看著電視里春運的報道,想想那些遠在他鄉的人,我和姐姐能隨時回家,吃上媽媽烙的油餅,聽聽她的嘮叨,陪她逛逛街,在她生病的時候守在床前,于她于我們,都是滿足而幸福的。
? ? ? ? 媽媽,這些話,我還是羞于當面向你表達,只能寫在這里,然后帶著更加感激的心情,多想一點,多做一點,多回報你一點。生日之際,再一次,愿你健康快樂、順心如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