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鹿小妮
我十歲,他來了南非
二十五歲,我也來了南非
我們活在地球的兩端
十歲那年我爸來了南非,從此開啟了我無數次在機場接機、送機的旅程。
因為工作原因,他已經十幾年沒有在家過年了,中國人最重視的春節對我來說不過是個可以休假的日子而已。
每年的圣誕節是我們相見的日子,每次大概會在國內停留20天左右。
小時后覺得我爸像圣誕老人,當圣誕老人騎著麋鹿回去的時候我爸也要回南非了。
第一次聽《漂洋過海來看你》里的那句:“我連見面時的呼吸都曾反復練習”我是深深的懂得。
在那短暫的20天里我希望他能陪我做很多事情,往往從一個多月前就在腦海里排行程單了,可是奈何每次都能感受到什么是白駒過隙的速度。
也動過一心小心思,比如我曾在機場假裝不認識他,結果被拆穿了,我曾在冬季的馬路上把自己裹成粽子裝不認識,結果又被看破了。
他說:“自己孩子能看不出來?”
反倒是每年接機的時候才像是過年,那種期待比小孩子過年買了新衣服、玩具一樣。
每年送機的時候總會抱著他的胳膊從出家門哭到再回家,忍不住的想哭和年齡無關。
再后來家人看到他進關后就強行把我拖走,根本不留執手相看淚眼的時間給我。
猜不到你的生活
工作時接觸了很多顧客都有著相似的經歷,她們問我:“你沒來之前能想象到你爸是怎么生活、工作的嗎?”
我不是想不到,我根本無從下手去想,就像你們在一萬多公里以外的地球另一端也想不到孩子們在做什么一樣。
一個阿姨說:“我剛來非洲的時候很辛苦,每天都是豆腐乳拌米飯吃,幾個月之后胃就不行了,每天走來走去的小腿到了晚上就抽筋根本睡不著,最嚴重的一次我以為自己這么年輕就要死在這里了。”
我當然知道異國他鄉有多么困難,都是過了而立之年的年紀才開始學習當地的語言;飲食差異南轅北轍的讓南方人用豆腐乳配飯、北方人用老干媽配飯;氣候的不適應導致很多人水土不服;
你知道嗎?他們中很多人因為工作原因內分泌失調體重暴增,或許國內的家人會以為他們在異國他鄉過得不錯,心寬體胖(當然不是所有人的胖都是因為這個原因),但真的有時候一把辛酸淚。
那些“留守兒童”們
孩子們呢?忘了是哪年開始流行起關愛留守兒童,也是來到了南非之后才有一種特別感謝我媽當年沒有讓我過寄人籬下的生活的感觸,這樣我才躲過了被貼上“留守兒童”的標簽。
爸媽工作行業的關系,鄰居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去了國外工作,從小到大看了多少孩子走偏了道路,我是幸運的。
記得鄰居家的小哥哥突然有一天開始不上學了,剛開始買玩具槍和一群狐朋狗友玩,后來把網吧當成了另一個家。
記得有一次老師讓寫一篇關于父親的文章,我的作文里有一句:“其實挺羨慕那些天天喊爸的孩子,我已經好久沒這么叫了。”
寫下這句的時候我12歲,沒想到老師的孩子和我差不多,她硬是回了和我作文一樣長的評語講述了她的孩子也是因為爸爸在外地工作無法陪伴的故事,女人總是柔軟的吧。
有一年挽著我爸散步,別人羨慕的說:“你看你多幸福,我們家那個根本不跟我待,別說挽著了。”
我爹顯然是一臉嘚瑟的說:“她一年能挽幾次呀?”
我恨不得把挽著他的時光鎖在盒子里給他打包帶走。
多么走運我的性格除了我爹口中的烈至少沒走偏,鄰居姐姐說:“他這么多年不管我憑什么現在要求我做什么?”我懂,是她一時氣話。
365分之20
在那短暫的20天里我恨不得不上學、不工作、不賺錢的陪著他,奈何人總是有太多需要做的事情,特別是長大之后,不再是請個假不去上學那么簡單了。
我們記憶中的彼此還是十幾年前的模樣,我會下班后去買原材料親手做小時候他帶我吃的雜肝湯,他會在吃完夜市跑著回來的帶一把我小時候愛吃的烤魷魚。
雖然我自大學起不吃晚飯,也明知道吃了會胃疼、會長肉還是陪他一起吃飯,因為那是一天當中我們唯一能坐在一起的一頓。
他總是以為閨女累的快暴斃了,每晚總是一桌子的肉等我,然后留我晚上獨自默默地對付叫囂的胃。
快到離別的日子,我總會寫封信塞在他的口袋里,跟他說說最近喜歡什么、在和什么樣的男孩子戀愛,每年一封,只要他回國從未間斷。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25歲,我自私的扔下一切來了南非,何其有幸遇到了支持理解并包容我的閨蜜、氣質如蘭的姐姐繼續照顧工作室這個寶寶。
剛來的日子我每天都會挽著他散步,羨煞了一眾叔叔阿姨,阿姨們和我說:“我發現你爸最近愛笑了。”
后來我就開始忙了,我爹有一天說:“自從給你買了車咱們就沒散步了。”
他也會略顯心酸的和別人說:“一天早出晚歸的能跟我說十句話都是好的!”
他一邊夾菜一邊酸酸的說:“流連忘返的,有了男朋友親爹都忘了。”
你看,男人吃起醋來那才不輸女人呢,可我總和顧客說:“好久沒陪我爸了。”
齊齊整整
多年后終于懂了TVB的經典臺詞:“一家人呢,最重要的就是齊齊整整。”
聊天中朋友說:“你會懂那種感覺,明明是血緣關系最近的兩個人因為時間太久的分離總會有點間隙。”
簡書上的姑娘采訪問:“妮妮,你去南非干什么?”
我哪有什么雄心壯志,無非是想嫁人之前過幾年齊齊整整的日子罷了。
如果可以,請你千萬別制造這種分離。
我的孩子一定不會體會父愛或母愛被偷走十幾年的感覺。
古人說家和萬事興,看了那么多家庭后發現真的是這樣!
慶幸沒有寄人籬下的童年;慶幸父愛被偷走的十幾年里我沒有走偏;慶幸我還有機會看到齊齊整整的家。
下周我爹要回國了,我買了一堆東西給家人,我去買酒黑人問:“你要開party嗎?”
是呀,家人要開Party了,第一次我不在,只能把想念都塞進禮物里,用了兩個小時給這些禮物里加滿了手寫的小紙條。
一家人呢,最重要的就是齊齊整整,我等。
我是鹿小妮
樂于分享故事
期待傾聽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