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叔,我來了。
你認識簡叔?NONONO,我不認識簡叔,簡叔也不認識我,但這不妨礙我假裝認識簡叔。在這里的每一個人,誰不想認識簡叔呢。
確切地說,是“又”來了,這一次是被裹挾著來的。
第一次知道“簡書”,大概是在2013年底。彼時,我只是一名還未入圈的圈外人士,只是對互聯網圈有著格外的興趣;彼時,虎嗅、鈦媒體、36氪都還算新興的科技博客,還未露出如今這般獠牙,爭食相向;彼時,簡書還不怎么為人所知。
草根博客之后的又一草根寫作工具。這是我給簡書貼的標簽。由于網易博客還是我的主流陣地,當時也就是簡單試用了這一產品。最吸引我的應該是自主排版功能。
然而,我還是沒留下來。想寫關于互聯網的一些看法,但對于寫作,那時的我依舊處于“陰謀論”的層面,憑空臆想的成分太大。而且,包括虎嗅在內,這些新興的科技博客在很大程度上也多存在陰謀論的調調。我還沒有下此判斷的資格,是一位前網易員工這么告訴我的。
那時候,我還不懂得鑒別,不能夠區分優劣,即使是現在,我只是大致看出些門道。但入了圈后,對這個行業就起了敬畏之心。
莫人云亦云,懂得求證,給出判斷,無論對錯。有誰又敢自稱是絕對正確的呢,錯了,溝通,改,再錯,再溝通,改,改到最接近真相即可。
現在想來,自主排版功能反而不是簡書吸引我的地方了。記錄,才是。
所以,我來了。
敬畏之心常在。不隨意胡謅,盡可能真實。雁過留痕,給自己留點東西。
簽名也不再是:這家伙什么都沒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