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庭時,法官問這10句話,暗示就很明顯了
不少法官一年可能要經手案件幾百個,他們見識過太多太多同類案件。不夸張地講,他們掃一眼起訴狀,就知道當事人訴訟請求是否合理,案件爭議焦點何在?考慮到當事人可能帶有的情緒,有些話法官不便于直接挑明,往往通過靈活發問,來給律師和當事人以啟發。
所以,法官在庭審中提問,通常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無論律師還是當事人,都應該認真去聽、去理解。結合庭審實際,列舉法官問過的10句話,來看一看法官想要表達的真實含義。
1、法官:被告,我再問你,接不接受庭后調解?
言外之意:根據原告提交的證據,你可能要輸了,如果接受調解,法院還能幫你做做工作,爭取原告同意,適當減少本金或利息,對你更有利。
2、法官:原告,你怎么現在才起訴?
言外之意:你的起訴可能涉及訴訟時效,萬一對方以訴訟時效抗辯,對你很不利,你有必要提供近三年主張過權利的相關證據。
3、法官:原告,你的訴訟請求還變不變?
言外之意:你的案子可能涉及鑒定費、保全費等,但訴訟請求未提及,建議你考慮清楚。
4、法官:被告,不著急,慢慢說,看還有沒有要補充的?
言外之意:你要敗訴了,多說幾句無妨,心里好過點就行。
5、法官:原告,不要講與案件無關的話,挑重點!
言外之意:你都贏了,還說這么多廢話干什么!
所以,法官對你客客氣氣未必是好事,可能純粹為了安慰你。對你不客氣未必是壞事,表現出來的不耐煩,也可能只是為了安慰一下敗訴方。
6、法官:原告,為什么不請律師?
言外之意:你的證據和表述都有問題,大凡請個律師,勝訴希望是很大的。
7、法官:原告,我跟你講下法律規定,看是否變更訴訟請求?
言外之意:你的訴訟請求存在問題,按目前的訴訟請求,對你很不利。
8、法官:原告,你是否申請司法鑒定?
言外之意:案件涉及司法鑒定,鑒定對你更有利,建議你趕快申請。
9、法官:原告,還有沒有其他證據?
言外之意:你證據太薄弱了,依靠現有的證據很難贏得官司。
10、法官:原告,你確認只列公司為被告?
言外之意:法定代表人和股東按規定應承擔相應責任,現在追加為被告對你更有利。
11、法官:一審法官問過你這個問題,當時為什么說不知道?
言外之意:你可能涉及虛假陳述,回答錯了,有你好果子吃。
12、法官:原告,庭審結束把借條原件提交下。
言外之意:你贏了。
當然,法官上述發問也可能僅僅是字面含義,因此,要結合庭審實際和法官真正想要表達的含義,立足于案件本身的事實和證據,科學合理依法判斷,萬不可隨意揣測、過度解讀,以免給自己和當事人帶來不應有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