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uXupHr1gsPf_KWc6C53pPg )
宮崎駿說的一句話:
“不要輕易去依賴一個人,它會成為你的習慣,當分別來臨,你失去的不是某個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學會獨立行走,它會讓你走得更坦然些。”
01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歷,把一個人看得太重,最后那個人走了。而你,卻軟弱到起不來,只能蜷縮在角落。
你以為你之前只是把ta看得太重,可是在ta再不轉身的時候,你卻發現你已經不僅僅是把ta看得重,而是依賴ta了。當ta離開后,你再不是之前的你了!
或許有人會有,有人會沒有。因為有人天生優秀,從來都是別人的仰慕者,從來都是別人的依賴,怎么會依賴別人呢?
只可惜,那樣的人真的太少太少。我們也希望自己成為那樣的人,可是有時候真的是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有些人,依賴一個人,就像今天我們依賴手機一樣。手機不在身邊,就感覺不踏實,總之,一天二十四小時,總得七八個小時在身邊才安心!
02
依賴一個人,就像你習慣下載很多APP在你的手機上,有些你會天天打開,可能不到一個小時就要打開一次。比如:微信,QQ,支付寶……
如果你下載一些習慣類的APP,你會發現,他們有休假功能。這些軟件允許你有那么一兩天放縱自己,因為這是人之常情,如果一個人從來都是自律,每天規劃的完完整整,那么這樣的生活或許太呆板!
但是很多時候,你可能因為習慣了之前想怎么打開某個APP就怎么打開某個APP,你在重新形成習慣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還是很痛苦的。
一個手機,一個社交軟件,都會讓你如此著你,更何況是一個你依賴的人呢?當你太過依賴一個人,你會發現,自己的心跟著ta在動,ta難過,你會跟著ta淡淡憂傷,甚至淚盈滿眶。ta開心,你會感覺自己沐浴在陽光里一樣,做什么都很有力量。或許,你會為了ta去某一所學校,某一個單位,走ta走過的路,見ta見過的人!
可是有一天,你發現,你依賴的那個人,成了你的一種習慣。等ta離開的時候,你連挽留的力氣都沒有,曾經能做好的事,你都做不好了!因為ta影響了你,而且很深!那個時候,其實ta已經不再只是你看得重的人,而是你的精神支柱。ta離開的時候,就像是你的精神支柱崩塌了,你相信了很久很久還一直堅信不疑的精神支柱成了泡沫,剎那間全都沒了!你說,你會痛苦嗎?
ta不像是你的手機APP,你可以設置,ta是一個走了你再也尋不回的完完整整的人,比你失去你的夢想還要殘忍的結局!
03
更多的,很多人會想到戀人。是的呀,太愛一個人,你會覺得自己都不是自己了!自己深深陷進愛情的漩渦。
一開始呀,你覺得你是深情,可是后來呀,你發現,你愛的人沒有那么愛你,甚至最后分手再回不去。而你依然深深愛著ta,正如你深陷泥淖,無法自拔。
而ta,就像風一樣輕輕地來你身邊又輕輕地離你而去。連一個揮一揮衣袖的動作都沒有。
在ta離去之時,你覺得自己很痛苦,再也走不出來,甚至于自己的學業、事業以及周圍的人來人往的所有你都再沒心去弄,后來,你想再次站起來的時候,卻再怎么掙扎也起不來。那時候是有心無力了。
因此,你要學會獨立,從小,老師便教我們獨立。因為只有獨立,你才有自己的思想,知道你自己想走的路,并且明白該怎么走。或許這樣你會孤單,但是不至于讓你永久失去。
正確的獨立從來都不是風雨無阻,而是有張有馳,勞逸結合。時間是個好東西,它給讓實踐者夢想成真,讓空想者越來越空虛。它給每個人的機會都是一樣的,就看你是怎樣利用它的。
如果你用它去依賴一個人,那就成了你依賴的一個習慣,常伴你左右。如果你用它學會獨立,可能你走的很痛苦,但是你的路是清楚明了的,而且會越走越坦蕩。
所以,不要過分依賴一個人,因為你是獨立的個體。正如《孤獨之旅》的杜小康,雖然那條路很孤單,也曾迷茫,甚至嚎頭大哭。但終究是成長了!
所以,不要過分依賴一個人,學會獨立,那樣你會走得更坦蕩!
(關注公眾號:讀書拾自
陪你讀書,在紛擾世界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