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看了《戰狼Ⅱ》。看得很過癮,尤其是連篇累牘的溢美之詞加上近三十億的票房收入,加深了我對國產片終究會走出低谷,最終摒棄媚俗胡吹的信心。
不過,影片開頭的一段冷鋒踹飛強拆隊隊長的情景,更讓我始終百感交集,不能釋懷。
概況是這樣的:還在部隊的冷鋒與戰友護送犧牲戰友的骨灰歸家。此時,戰友的家面臨的強拆的下場。戰友母親、妻子、女兒苦苦哀求,希望讓強拆稍緩一緩,讓犧牲的親人還能找到回家的路。然而,一切努力絲毫喚不起強拆隊長的一點憐憫。張牙舞爪的挖掘機毫不猶豫的逼近了房子,幸得冷鋒們趕到,制止了暴行,戰友的骨灰得以在舊居前與親人團聚。
強拆隊長居然掏出手槍威脅冷鋒,被冷鋒奪過。強拆爪牙一擁而上,被冷鋒們打得滿地找牙。此時,公安出場,強拆隊長毫無顧忌的仍用語言挑釁冷鋒,“等你們走了,看我不弄死他們”。血氣方剛的冷鋒脫下軍帽,在姍姍來遲的公安面前,怒踹強拆隊長。氣焰囂張的強拆隊長口吐鮮血,不知是否一命嗚呼了。
聽說觀影過程中,每到此處,觀眾必然掌聲四起。掌聲的熱烈程度不亞于影片結尾時的,冷鋒高舉國旗,帶領群眾穿過交戰雙方時,觀眾報以的掌聲。
冷鋒在電影中,前后經歷了兩場戰斗。一場是正義的,是靠一己之力在非洲解救無辜的群眾。另一場是正義的嗎?電影只說了冷鋒為此開除了軍籍;關了三年大獄;來不及在愛人出事前簽下結婚登記。似乎是不正義的。電影就是這樣用難以言說的筆法,交代了導演吳京內心的矛盾。
吳京內心的矛盾非常有群眾市場。我就是其中一個。
毫無疑問,強拆是喪盡天良、天人共憤、國法不容的暴行。誰能夠有力的給予制止?公安算是一份重要的力量吧?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強拆成了各地基層行政機關蠻不講理,草菅人命的慣用手段。就像電影里,是誰給了強拆隊長那么大的膽子?電影中用春秋筆法揭露了謎底——以公安為代表的政府機關為強拆撐了腰。
我絕不茍同一些人把現在社會的某些混亂總結為“警匪一家”。在崗位上的公安干警,每年犧牲四百多,受傷三千多。在我心目中,他們是今天和平的守護神。但是,就像強拆隊長是人渣一樣,局部地區的某些公安也會是“警渣”。這些“警渣”可以無視轄區里有人私藏槍械為非作歹;可以四平八穩的來到現場作壁上觀。他們的斑斑劣跡,讓一方成烏煙瘴氣,民不聊生的地域。
就像電影所描述的。此時,應該防止暴行繼續發展的公安沒有任何有效手段。不說“警匪一家”,說是公安始終“不作為”不為過吧?面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脅,如果沒有冷鋒合情不合法的一腳,犧牲的戰友對自家孤兒寡女往后的日子能閉眼嗎?
我岳父家原是住在祖上留在清泰街的一處精美絕倫的深宅大院。此地一直被文物部門青睞。解放后作為“一化三改造”對象,岳父一家只留了很小一部分作為私宅,其余充了公。小就小了,起碼還有片瓦,起碼還有念想。不料,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一紙通知說是要拆了這里。
岳父母是老實人,不敢有半點違抗,一面找過渡房一面請求房管部門寬限幾天。房管部門忙于在面積上大作手腳,克扣我岳父應得面積,絲毫沒有一點商量的余地。包工頭還算是有點良心,扒平了周邊的樓房,讓岳父的家像碉堡一樣孤立在斷壁殘垣之中。一直到了小偷上門把岳父的抽屜撬開,偷走了一包細軟。房管部門也沒有出現過。倒是公安來了,了解了一下情況,走了,沒有下文至今。
我很理解冷鋒。我很希望岳父當年被拆時,身邊也有冷鋒。我真想叉住房管部門的那些人,討個公道。可是我沒有,我不是冷鋒,我連嘴硬都做不到。
當百姓受到侵害又無路可以申述時,身邊的保護神沒有“保護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財產,保護公共財產,預防、制止和懲治違法犯罪活動”。怎么辦?不是民反,就是冷鋒替天行道。
冷鋒這一腳是下決心的,是往死里踹。踹死了,是一“人渣”,是能夠杜絕強拆的最直接做法。踹死了,才有下文,冷鋒才會脫下軍裝,遠漂非洲。踹死了,冷鋒后面的壯舉才有“嫉惡如仇”的鋪墊。
電影因此十分精彩。可是現實生活中,可惜了這一腳,本該是公安出踹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