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國境之南
1.
“你在南方的艷陽里大雪紛飛,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春季到來……綠……滿窗。”
悠長凄婉的四季歌夾雜在那首南山南當中,從叮當的手機里緩緩流淌,讓她覺得別有一番風味。
那是一座修砌整齊的院子,門口有幾盆花開的正旺,院子里打掃的干凈整潔,叮當看著懷里熟睡的女兒,把她輕輕放在搖籃里,蓋好被子。
她輕輕抬眼看,那束溫暖的陽光正落在老奶奶的蒲扇上,老奶奶半躺在搖椅上,雙眼輕合。她手里的蒲扇放在胸前,又蓋住臉龐,老奶奶的臉上皺紋像是刀刻的一般,但盡是從容,叮當心里很是溫暖。
歲月靜好。
2.
她悄悄進屋給老奶奶拿來毯子,怕老奶奶著涼,剛想蓋上沒成想老奶奶朝叮當擺擺手說,孩子,把你剛才的戲再放一遍給老奶奶聽。
叮當想解釋一番說那只是首歌,但是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她默默拿起手機,按下單曲循環,稍稍加了音量,放在老奶奶的搖椅旁邊。
叮當在那一刻覺得無比滿足。
她的眼睛落在墻上那束紫色的薔薇花上,思緒萬千。她看著身邊這位飽經滄桑的老奶奶,現在已經是自己女兒的太奶奶,五世同堂,這著實不多見。
“我們不能失去你。”
叮當在心里默默的祈禱。希望你康健平安,幸福綿長。
3.
1924年國民大革命時期,老奶奶出生在一個富庶的家庭,兄弟姐妹六個,她排行老么。
十歲那年,她被父親送去念書。日本加快侵略步伐全面進逼華北,中國人民損失慘重,老奶奶的僅上完半年私塾就徹底輟學了。
不過輟學之后的老奶奶并不是不學無術,她好女紅也樂于學習。她讓村子里的年長的婦女教她各式各樣的技巧,不久成了遠近出名的女紅能手。
她在十五歲的時候被三里外的老爺提親,老奶奶的父親在未告知的老奶奶的情況下允諾了這門親事。
1941年,十七歲的老奶奶那時候還美的像一朵花一樣,沒有嫁妝,沒有嫁衣,只在頭上綁了根紅頭繩,鋪蓋卷一卷,便來到了當時風華正茂的老爺爺家里。
那瓦房常年燒火,熏的黢黑,但是不知道老爺爺從哪里弄來兩張紅紙,托人寫上了“洞房花燭”和“新婚大吉”。
從此兩個人的生活被綁在一起,兩個人的生命也綁在一起。盡管在那天之前,他們從未相見,他們從不了解彼此。
4.
老奶奶吃苦耐勞,做的一手好的針線活。老爺爺家戶下人多,又排行老大,那時候老爺爺的兄弟們還未成家,所以大多的衣服鞋子都要靠著老奶奶的幫襯。
老奶奶命苦,去他們家兩年未能生產個一兒半女,這在當時是天理不容的。
婆婆給足了刁難和壓力,終于在第三年的時候生下唯一的兒子,取名勝利。但以后終身沒再生育。
老爺是老實巴交的農村人,骨子里覺得養兒防老,對于身邊只這一個兒子,多少覺得單薄。那時候出生率高,死亡率也高,被遺棄的孩子更是多。
遺棄不是因為別的,只是想給孩子留條命,想讓他們有口吃的。
一次在老爺下地的時候,看見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孩子,心存善念,抱了回去,是個女娃,老爺爺高興的不得了:“能吃上油饃頭了,哈哈。”
老奶奶就這樣辛苦把兩個孩子拉扯大直到兒子女兒成家。
5.
兒子沒有隨老伴那樣踏實肯干。他長相出眾,又是男人,總喜歡沾花惹草,不過世俗的偏見對他絕對有利。
兒媳斗大的字不識一個,她只知道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剛來我們家的時候,老奶奶對她百般刁難,就像那時候老奶奶的婆婆對待老奶奶那樣。
值得慶幸的是兒媳也就是我的奶奶肚子夠爭氣,來家三年給生了兩個孩子,一男一女,雖然人丁不夠興旺,但也是兒女雙全。
讓人懊惱的是,老奶奶的兒子也就是爺爺他從來沒有消停過,在奶奶懷上第三胎的時候,爺爺外面的女人也懷了孕,兩個大肚子婆娘,一個風流成性的爺爺,再也架不住周圍人的指指點點。那時候生產隊里講究多,作風問題尤為重要,都說浪子回頭金不換,但是現實卻是兩條命。
兩個孕婦眼看都要臨盆,爺爺左右為難,實在無法。隊長多次找他談話,話里話外都是責備,外面女人的娘家不依不饒,家里也實在替他想不出好的辦法。
爺爺開始從剛開始的耀武揚威變得落魄再覺得問題棘手,他被逼的無奈,走投無路,在兩個產婦最后的預產期快要到的時候,終于選擇了了結,他一瓶農藥喝下去,不治身亡。
6.
爺爺的死亡隨后便是兩個孕婦的生產,他們的孩子呱呱墜地,從出生的那一刻就失去了父親。
這無疑是個笑話。
老奶奶膝下只這一子,爺爺的離世讓五十八歲的老奶奶白發人送黑發人,讓年僅三十八歲的奶奶從此成了寡婦。
老奶奶悲慟欲絕。棺材出殯的那天,老奶奶哭暈過去好幾次,她嘴里大聲說:“我不能失去你,我們不能失去你呀。”
那種哭是放肆中的歇斯底里,是毫無顧忌中的無可奈何,是想要把兒子哭過來的驚天動地,無論現實是多么殘酷。
7.
這時候的奶奶抱著小姑姑,身后跟著的是我年幼的父親和大姑姑。她始終知道男人的心不在她身上,她也知道他們的婚姻沒有愛情,可是女人這一生,只要嫁了,便是無怨無悔。
至始至終瞧不起奶奶的老奶奶仍舊不依不饒,她害怕奶奶拋下這個家,可是卻深知自己的兒子對不住她。
老奶奶在眾人面前表了態度:“這個家已不成家,你要走要留隨你,要是真改嫁,三個孩子給我留下,我來扶養。”
眾人紛紛勸阻老奶奶不要在這個當口去說這傷和氣的話,可是老奶奶脾氣倔的不行。
失子之痛,仿佛失了老奶奶的半條命。
奶奶轉身看看自己的三個孩子,未語淚先流:“我不能失去他們,我的孩子。”
就這樣,日子又在繼續。
8.
爺爺外面的女人生了孩子,前來找爺爺,可是卻發現爺爺一命歸西,活人是可以奢求任何事情的,唯獨對死了的人再沒念想。
那女人和爺爺應該愛的深刻,看著奶奶無助的領著三個孩子還有老人要養活,默默的走掉了。
家里的重擔落在奶奶身上,她想為一個不愛他的男人守貞,更想護三個孩子周全。
常言道:寡婦門前是非多。那時候的奶奶不是沒人前來提親,也不是沒有男人前來幫忙,可是為了照顧老奶奶老爺爺和這一大家子,奶奶趕走了所有前來的人。
9.
四年后,失子又多病的老爺爺也去世。整個家陷入了無盡的悲慟中。那年的老奶奶六十二歲,奶奶四十二歲,我的父親十七歲,成了家里唯一的男人,頂梁柱。
經歷了這么多的老奶奶終于看到了奶奶的一片赤城,她的態度開始轉變,養兒防老,她也終于明白,想要往后的日子有個依靠,她要靠著自己的兒媳婦。
父親和母親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結婚,奶奶和老奶奶攢了大半輩子的積蓄終于拿了出來,替父親置辦了四大件,那是當時拿的出手的東西,父親那輩已是三代單傳。
都說隔代親這話一點不假,父親母親結婚時老奶奶比任何人都要高興,將近七十歲的她好幾天沒有合眼,父親姑姑他們幾個是她和奶奶一生的操勞。
10.
父親母親在1995年生下我,我成了這個家的第四輩人,這在村子里已經十分少見,那時候的老奶奶已經七十一歲,奶奶五十一歲,父親二十八歲。
兩年后弟弟出生,慈祥的老奶奶呵護備至,對弟弟的愛近乎偏執近乎瘋狂。她總會把我和弟弟偷偷拉到屋子里把她珍藏多日的好東西拿給我們吃。她也會在父親母親訓戒我和弟弟的時候大罵他們,拉我們到身后。她想要把一切都給我們,她想要掏心掏肺。
我們的長大伴隨的是奶奶和老奶奶的蒼老,他們不再像年輕時候那樣爭吵,時常還會記掛著對方。
我腦袋瓜子靈活但從不喜歡念書,初中上完就輟學了,父母再怎么勸說也沒有用。
我身邊不缺乏追求者,所以在二十歲那年遇到了我的真愛,可是父母不同意。
意外的的我懷了孕,知道的時候已經兩三個月,父母大罵我讓他們失了臉面。
唯有耳聾的老奶奶在知道了事情之后高興的合不攏嘴,父親母親原本讓我流了孩子,但只有老奶奶和奶奶說那是在害性命,可使不得。
11.
我在六個月身孕的時候嫁給了我的老公,這時候的家里都已經變得富裕起來,吃穿用度已經算得上好。
三個月后,我的女兒出生,襁褓里的她嬌小玲瓏,可愛至極,老奶奶顫巍巍的伸出手要抱她。我的母親小心翼翼的來到老奶奶身邊讓她看,老奶奶的拐杖也變得歡快,老奶奶看著我的'女兒,哭著笑,笑著哭。
在那一刻,我從未羨慕過任何人,我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這些家人,我不能失去任何一個。
前些年老奶奶生過一場病,不過這么多年過去了,她的身子反倒硬朗起來,她喜歡吃紅肉,每次奶奶和媽媽去吃酒席的時候她都嚷嚷著要去,桌子上那盤紅肉必然是她的。她也會每天撒嬌說,你們為什么出去玩不帶我,你們為什么讓我一個人回家,我害怕。
12.
如今的她已經九十三歲,頭發花白,不過整日整日都梳的整齊,她洗澡的時候母親會樂呵呵的背她進步再出來,她在母親的背上開心的像個孩子。
她已經不再悲傷,已經忘記了太多事情。她說,活著,就是一切。
我們一大家子總喜歡照顧她,在任何時候,我們不能失去她,不能。
“你在南方的艷陽里大雪紛飛,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春季到來……綠……滿窗。”
這日,母親和奶奶外出,讓叮當照顧老奶奶,叮當欣然應允。
她懷抱著小女兒,看著女兒酣然入睡。
她輕輕抬眼看,那束溫暖的陽光正落在老奶奶的蒲扇上,老奶奶坐在搖椅上,雙眼輕合,她手里的蒲扇放在胸前,又蓋住臉龐,老奶奶的臉上皺紋像是刀刻的一般,但盡是從容,叮當心里很是溫暖。
歲月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