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731
之前每一次活動,我的常態是:熱熱鬧鬧開營,稀里糊涂經營;亢奮帶給我最多的是感受,而不是實際收獲,感覺每個牛人都很厲害,每場活動都很喧鬧。然而,讓自己去做點事,沒能力也沒底氣。第一遍看完奕晴的逐字稿(家人在睡覺,沒聽錄音),我腦袋瓜立即膨脹無限大,哪點都好,卻不知從何入手。第二遍看的時候,我就改變方式,帶著“思考”上路。
01一切以結果為導向
我這次參營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把自己“推銷”出去,讓群里的每個人至少能說出我的10個優點。首先,我要活躍,積極回應;其次,我要在最快的時間里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再者,我關注群內的呼應,積極利他;最后,帶著思考走完行程。
第二,運營思維,我目前已經有了什么思維,和分享牛人比起來,她的思維又是如何?貓叔說,挺身而出,承擔職責。我能做的,我相信自己是會力挺并聽話照做。但是,貓叔說了,“敢于得體地提出不同意見。”這句話仿佛刺痛到我,這就要求我必須帶著思考上路,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我執行下去是否能達成目標?不行有什么替代方案?
第三,演練試錯。運營學院相信也是訓練場,我要敢于去試錯,這么多牛人教練看著呢,會給予足夠的關注和指導,多好!
02每日踐行
第一,手打貓叔的文字,日拱一卒,堅持到運營學院結束,反饋收獲。
第二,遷移策劃,在行動營運營學院,我們小組有個“每晚碎碎念吧”,每天安排分享。這是個儀式,也是給大家分享、總結、鏈接的舞臺。在我們隊,我想今天提議,和隊長提前溝通,可以就發張海報、開始踐行。
第三,每日復盤“運營收獲”,每日清理“庫存”,對自己的梳理。
第四,一切文章的初稿都是狗屎,從這篇復盤開始,寫完修改。
這次聽奕晴分享的確有打開“思維盲區”的喜悅,告訴自己,更重要的是學會“遷移”到自己的工作上、生活上,并及時予以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