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對唐詩宋詞,一直有著孺慕之情。不過我并不懂這些詩詞的平平仄仄。
? ? ? ? ?第一眼看到這本書,被吸引到的便是封面上的簡短介紹語。
? ? ? “妾弄青梅憑斷墻,君騎白馬傍垂楊。墻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
? ? ? ? 作者紫衣飄飄是第一次看到的名字。看簡介上的照片,面容恬靜,神態從容,一頭黑發垂肩。
? ? ? ?本書成書,起源于在一個槳聲燈影的西塘游玩的晚上,同行者中,不知陸游,不知柳永。作者深為惋惜,于是本書誕生。
? ? ? ? 讀她的文字,清麗婉約。每篇講述一首唐詩或者一闕宋詞背后的故事。
? ? ? ? 上卷“大唐飛花”中,從白居易的《長恨歌》引出《長相思》所講述的他的初戀。
? ? ? ?“愿作深山木,枝枝連理生。”原來是他難忘《鄰女》。“娉婷十五勝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蓮。”雖然鄰女湘靈貌美,母親說你是官宦子弟、她不過鄉村民女,門第懸殊太大,不行。即使堅持八年,仍難逃分離。“不得哭,潛別離。不得語,暗相思。”面對分離,他欲罷不能,欲語不得。
? ? ? ? 八年后,二十九歲的他考中進士,仍惦念湘靈。母親仍然拒絕。一曲《生離別》道盡愛而不得的相思之痛,以至三十不到,華發早生。“未如生別之為難,苦在心兮酸在肝。……生離別,生離別,憂從中來無斷絕。憂極心勞血氣衰,未年三十生白發。”這才是真愛嗎?
? ? ? ? ?三十七歲那年,母親以死相逼,白居易總算成婚。他確實不曾放棄,苦苦抗爭。只是仍舊得不到那個最想愛的人。“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他思念伊人,為伊寫詩已整整四十年。總算天意憐人,這一年意外邂逅少年戀人。《逢舊》寫道:“我梳白發添新恨,君掃青娥減舊容。”四十歲的湘靈守約依舊未嫁,再次相見,她可曾怪過怨過他?
? ? ? ? 五十三歲那年,他再回少年時的老宅。佳人已再無音訊。天長地久,也有盡時。此恨綿綿,永無絕期。
? ? ? ? ?類似這樣兩人情深意長,卻被父母棒打鴛鴦的還有陸游和唐琬,張孝祥和李撫柳。看過,不過嘆一句男子一邊娶妻成家,以為情深,一邊不過是棄戀人于不顧的薄情,任女子一世飄零,此生凄苦。
? ? ? ? ?帝皇之家,唐明皇和楊玉環的愛情,借助《長恨歌》從古傳至今。會有多少人知道在玉環未出現之前的江采蘋的悲哀?還有李煜亡國后,連深愛的小周后都不能守候,眼睜睜看她被趙光義霸占而無能為力。趙賞他一杯毒酒,兩人天人永隔。幸而佳人情重,即使被李光義再召回宮中,亦絕食相追隨。歷史驚人相似,多年后李光義的后人宋徽宗的妻女均被金人欺辱,是否乃償還這樣的報應?
? ? ? ? 看篇篇美文佳作,品哀傷舊詩詞,邊看邊為之心傷。果然詩詞中縱然作者多情,不能改變薄命紅顏的悲劇。女子才貌雙絕,不是被人陷害,便是不得善終。除被心動之人所負,亦有被原配虐待。如明朝名妓宋蕊,為不冤枉被誣陷下獄的縣令,受盡朱熹嚴刑拷打仍堅持不承認被冤枉二人有染的誣陷。總算熬到在皇帝過問下無罪釋放,并脫籍從良。如此受盡辛苦方得遇良人,過上幸福生活。這樣的女子,望盡歷史,能得幾人呢?
? ? ? ? ?本書在蘇軾和一小女子超超的故事中結束。他詩詞風格豪邁,一生大起大伏,均能坦然應對。無論命運將他置之何地,均能安之若素。因為他,保了西湖風景秀麗延續至今。他對發妻有“十年生死兩茫茫”的深情,亦有在杭州和琴操的佳話。在惠州,超超為他相思蝕骨,命赴黃泉。他的一生,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亦不乏處處留情的深情。此應是文人的通性?
? ? ? ? 不管怎樣,唐詩宋詞的句美,意境美,詩詞后的故事更美。沒有那些令人斷腸的故事,也不會留下這些唯美的詩詞。撫今憶昔,在這乍暖還寒的早春時節,不過為薄命的才子佳人嘆息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