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今天是感恩節,談談一個你最想感恩的人,他是誰,他帶給你什么?
你曾經獲得了很多恩寵,你會如何把他給你的東西傳遞出去?
【答案】
最想感恩的人。生命中最想感恩的人是我的媽媽。她教給我的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辦法總比困難多。”
面對任何事情的時候,如果心底裝著這么一句話,那么即使是事業暗淡看不到出路,即使是收入減少焦慮不已,即使是問題多到一團亂麻無從下手,即使是愚笨的自己在冰冷的處境感到了莫大的委屈,就這么一句話就能讓憋悶的心胸中透出一點光來。
在哲學上,有的文明預判這個世界是壞的,有的文明預判這個世界是好的,我想我媽影響我的,是無論這個世界是怎樣的,我認定它是能被人改變的。
【做法】
怎么把這份恩寵帶給其他人?
其實,總是積極的人有時候是蠻討厭的。生活中哪里需要無時無刻的積極向上呢?從點滴入手,做好眼前,日進一卒已經很好了。我是一個從骨子里就喜歡積極心態的人,同時也是一個加速慢慣性大的人。我不喜歡改變別人,但讓別人變的積極,我會從微小的地方入手。比如:
職場新人聚在一起經常會抱怨單位和領導,進而抱怨制度和體制。但抱怨沒有結果,所以經常會陷入集體的沉默。我會在大家快要無話可說的時候提起一個打趣的話題,然后借著新的討論引出相對積極的事實和觀點。舉例來說,最近單位在討論改組和職能變化,一些同齡人會不由自主地像“老油子”一樣抱怨待遇差,抱怨升遷沒出路,抱怨環境惡劣,抱怨領導不仁義,抱怨工作累。
我不會當場駁斥說他們的想法消極。而是在有人抱怨領導的時候打趣地插一句:“哎你們領導上次去見大老板是不是還生拉硬拽地把你帶上了?”見大老板當然是好事情,也是事實,此時話題氣氛就不那么沉悶了,年輕人們發泄完了怨氣,情緒需要有一個出口。這個時候再接著聊一聊部門重組可能帶來的一些猜想和機遇,給積極的話題起個頭。這時,由于前面負面情緒都發泄完了,人們也需要一個正面的情緒出口,所以積極的因素就開始起作用了。人們聊著聊著,覺得這個單位還有亮兒,工作也還有奔頭,于是也就開心了一些。
我的朋友們開心了,我也開心了一些,而且我多半還能在那些積極的討論中聽到各方消息,通常由于激發起了同事的積極性還能順便聊一聊部門合作的事兒。聊到了事業的前景,大家更開心了。
【介紹】
水命,自由撰稿人,斜杠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