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最近看了一部叫《eat pray love》的電影,有一句話至今仍記得很清楚,“從成年以來,我一直都在和男人談戀愛,和男人分手,從沒空閑過兩周以上”。第一次聽,你會覺得這個女人還真是厲害,從沒有空窗期,后來想想,或許正是如此,她才從未了解過自己,好像所有的時間都被花銷在了解別人和活在戀愛保鮮期內的沖動里。
? ? ? 有沒有想過,也許現在的你不是真正的你,是那些你生命中的過客所成就的你?!拔镆灶惥邸?,相近的人總是相似,也許在不經意間,你在“克隆”它們身上的某一個點,而你,就是這無數個點組成的。
? ? ? 我會不會也有這么一天,在深夜,進行我與上帝的第一次對話,向他祈禱,給我一個答案,讓我知道我該怎么辦。其實,我有很多想去祈禱的,現下的我,無助,彷徨,無處可解,也無處可逃。找不到一個蝸牛殼,能容我呆在里面,蜷縮哪怕一分鐘。我曾經渴望有一天可以自由,可以做我想做的事情,然后,我才發現,原來長大真的是無數的無奈和妥協。那些“夢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話,真的不是憑空吹噓,直到有一天你發現,你那些夢都得醒了,你還有班要加,你還有沒寫完的論文,你還有沒還的信用卡,這些才是真真實實的,
? ? ? Liz是一個護照上有49個簽證的女人,她的工作就是去天南海北,看不同風景,走不一樣的路,在電影的開頭,我很羨慕,我會想,要我也可以那就好了。后來發現原來那是工作啊,一份把風景變成文字的工作,或許并沒有你想的那么美好。我雖想去環游世界,卻好像不是以這樣的方式去環游世界。在擁有一些完美的同時,也許你就要接受完美里的遺憾。
? ? ? 這一年,對我來說,很不一樣,身邊無數的人在告訴我生活就是安穩的近義詞,然而我,無法接受安穩,有一顆躍躍欲試的心,它在跳動,不停的反駁,阻擋現實一波一波的攻擊?,F實于我就像一道倒胃口的開胃菜,讓我失去對主菜的興趣。我不停的安慰自己,沒關系,也許這個年紀的孩子都是這樣過來的,有著叛逆的心,有著宏偉的理想,卻又游離在焦慮的邊緣,同自己做斗爭。
? ? ? 我突然好想快些長大,長大到可以與現在的自己和解,原諒那些頹廢的時光,包容那些叛逆,正視真正的自己。長大的我,經濟獨立,能負擔自己的欲望,能妥善安排自己,能讓疲憊的心有處可放,長大,你快些來。寫到這里,才發現,原來,我只是想讓時間快些走,走到我能給自己拿主意,走到我能讓父母不再憂心忡忡。有人懷念十八歲的青蔥歲月,我卻想要快些到我的而立之年,有種成長是以皺紋作勛章,我不怕老,可我怕彷徨,我想要能云淡風輕,坐看云起云落,所以,長大你快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