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學到的,總結好的,琢磨清楚的那些知識(方法論)傳遞出去,分享給你身邊的人。教,就是最好的學習方法,笑來老師一直這樣要求我們。這也是著名的“費曼技巧”,用你的語言,把你的模型,講給別人聽。你很可能會發現,講著講著就講不明白了;或者你覺得講明白了,別人就是聽不懂。這些地方,就是你理解的薄弱點。那好,我就今天就來試著分享一下我向笑來老師學到的提升認知的方法,希望能夠達到邏輯自洽,對你有幫忙。
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就在于思考模式的不同。同一件事情,多個人看就有多種想法,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智能有高低之分了。那智能為什么會高了?百度了一下,高智能是有科學道理的。大腦皮層上的褶皺,又稱溝回,是大腦表面的凹陷(溝)和隆起(回),溝回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礎。復雜的褶皺使得體積不大的腦可以擁有很大的面積,產生較高的智能。也就是說溝回越多,大腦皮層產生的表面積越大,人的智能就越高。
其實,這種溝回面積的增大是可以通過物理的練習是可以習得的。1.使大腦全神貫注的盯著做一件事,不要分心。2.使自己的思考徹底放松,就是不去想任何事物。在進入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某一處,卻又不是用來思考的時候,大腦相當于被主動有意的放松,于是,在這種狀態下,有些原本相互沒有聯系的腦細胞之間產生了一些“意外的聯系”。
當大腦表面積增大,智能也就相對的提高了。那么,這種智能的高低是通過一個人的思考表現出來的。對自己的思考過程的認知與理解,就是元認知能力。我們可以理解為:增大大腦表面積就是為了提高元認知能力。元認知能力,是每個人都有,只是有一些人還沒有激活。你的“元認知能力”被激活,開始發揮作用的過程中,你意識到的是:“?。恐拔蚁氲木谷皇清e的、不完整的、不周全的、不合理的?!薄鞍??原來是這樣的啊!”“嗯!那我知道了,我現在開始應該這樣做才對?!钡鹊染托┳屇慊腥淮笪虻氖虑?。
以上,花了很長篇幅理清了元認知是可以通過鍛煉來提高的。最主要的鍛煉來自“刻意的練習”。下面來講三個刻意練習的方法論。
1. 坐享(笑來老師發明的詞),也稱:打坐、冥想、禪修,等。這種刻意訓練的方法非常簡單:定好15分鐘鬧鐘,初學者15分鐘,后面可慢慢加長;找個地方盤腿而坐;閉眼,緩慢均勻的呼吸;集中注意力在你的呼吸上,腦子放松,什么都不想。我剛開始做的時候經常走神,知道自己走神后馬上把自己拉回來就行了。剛開始很不容易的,因為一不小心就會走神,等你發現的時候,早已經想了半天別的事去了,但,這也恰恰是刻意訓練的重點: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一個點,就是你的呼吸上面。通過主動的全神貫注,讓元認知徹底放松。這個過程并不容易,但是體會過這種快感的人根本停不下來。
2. 興趣,每個人的興趣不同,但是每個人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的時候之時,很容易進入全神貫注的狀態。當你刻意的,反復的練習一項技能。那你的元認知是徹底地放松的,也就是說你不用去思考為什么要這樣做,因為你反復這樣練習已經形成了潛意識。當然,你可以試著把自己的興趣擴大邊界。比如,對你目前的工作感興趣,那將會提高你工作效率的多少陪??!
3. 反思,“吾日三省”并不只是圣人才有的習慣。這幾乎是刻意訓練元認知能力的最高效手段。每天花十分鐘,反思一下自己的思路和思考結果。問一下自己,這樣子做是正確的嗎?我為什么要這么做?還能怎么做?反思是要刻意訓練的。經常反思,我們的元認知能力也被逐漸的鍛煉了出來。
三個練習方法,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想提高認知就和我一起踐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