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無德,一家災殃。子女不孝,沒有福報。男人無志,家道不興。女人不柔,把財趕走。
一個家庭想要和睦,首先男人得靠得住,這樣女人才會成為賢內助,家里老人少摻和子女的事情,家庭必定就能和睦起來,反之那必定是雞犬不寧。
父母看不上我丈夫
芳芳(化名)和丈夫已經結婚快10年了,兩人養(yǎng)育了一個女兒如今也有9歲,只是這么多年兩口子一直在外租房住。
說起來這也是趕上了命好,前段時間村里拆遷給她們分了一套福利房,這讓兩口子興奮不已,趕緊就忙起了裝修,想趕在這個月就能搬進去住,眼看著即將要裝修好了,哪想到正打算往里搬的時候,芳芳發(fā)現(xiàn)房門卻打不開被換了鎖。
正在這時,芳芳還收到了母親發(fā)來的微信消息:離婚你就是我姑娘,把娃娃帶上,我管你。看到這一幕,芳芳趕緊就給父母打了電話,然而不管怎么打,都沒有人接。
一臉無奈的芳芳只好又回到了出租屋,回到家她就跟丈夫小龍(化名)說了母親發(fā)微信要讓離婚的事情,然而小龍很淡定地回了一句:習慣了,這也不是第一次了。
原來兩口子才結婚的時候,岳父母就說過這樣的話,聽得多的,小龍也就見怪不怪了,而芳芳也說了,我父母就是看不上我老公,我有時候就在想,是不是我不活了,他們之間才不會有矛盾了。
按道理來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過的幸福,這硬逼著子女離婚的還真是不多見。為了搞清楚事情的真相,芳芳來到了父母家,想要好好溝通一下。
然而剛一見面,芳芳的父親張師傅就說了這么一句話:女婿上來了嗎?他要來的話就給堵在門外面不讓他進來。
看來這不僅僅是婆媳關系難處,這翁婿關系也不好處啊,一提到女婿,張師傅似乎就有一肚子的氣沒地方撒。
好在女婿小龍并沒有上來,入座后,張師傅表示,是女兒和女婿先把我們的門鎖給換掉了,所以我們才把他們的也給換掉了。
原來,張師傅和女兒的新房都在一棟樓上,他的在9樓,女兒的在7樓,由于戶名都在張師傅名下,所以裝修的時候他就把鑰匙都交給了女婿,想著讓女婿幫忙給一塊裝修了。
可沒想到的是,房子裝修好了,女兒和女婿連一聲招呼都沒打就把鎖給換了,因此張師傅老兩口就上了火,所以他們就把女兒的鎖也給換了。
對于父親的說辭,芳芳解釋了這鎖確實是自己先換的,但后來鑰匙給父親了,就這樣父女兩人說著說著爭吵了起來,要說這父女倆也真是夠閑的,來回折騰這鎖干嘛呢?經過追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這里頭的矛盾還大著呢,而且還得從前幾天的說起。
芳芳的母親表示,前幾天,芳芳二姑的女兒結婚辦喜事,我們說得好好的要去上禮,芳芳也同意了,可沒想到的是,婚禮的當天在路上,芳芳突然變卦了,就因為女婿的一個電話不讓她去,結果她就回去了。
對此芳芳再次承認了,她說當時確實是丈夫非不讓我去的,我要是去了他就要去鬧事,所以為了大局為重,我就只好回去了,不然在人家婚禮上鬧事,這肯定是不好的。
可這人情往來是再也正常不過的事情了,這小龍為何不嫌事大的非要鬧上這一出惹得大家都不高興呢?事后找到小龍證實這件事時,他覺得自己才是最受委屈的那個人。
小龍表示,是岳父母先不讓娘家人跟我們禮尚往來的,那妻子為什么還要去給娘家親戚上禮?我孩子過三歲生日時,我這邊所有的親戚朋友都通知了,岳父母那邊的親戚他們就不讓我通知,還說不行就別來往了。
在這件事情上,老岳母承認了確實是他們不讓親戚去小龍的老家參加孩子的生日宴,不過她強調,因為女婿的老家在沁源縣,我們都在太原,相隔的距離有點遠,給他上個禮,晚上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所以沒必要讓親戚們都跑一趟,有我們代表就行了。
然而這件事就成了小龍和芳芳心里難過的坎,以至于這么多年過去了,還歷歷在目,芳芳說,根本不是因為遠不遠的問題,是他們覺得我老公家沒錢,看不起我老公。
就這樣,小龍覺得是岳父母先不讓娘家人來參加他們的生日宴,現(xiàn)在又讓妻子去參加娘家人婚禮,這擺明了就是讓他們光出不進,就是在小看他們,他也是在當天才知道妻子要去參加娘家人婚禮,所以才態(tài)度堅決地把妻子給叫了回來。
只是這么一攪和,小龍和岳父母之間的關系更加激化了,因為這件事芳芳和小龍也發(fā)生了矛盾,為此芳芳一賭氣就回到了娘家,可沒想到的是,小龍連夜就給岳父母發(fā)了這樣的一條信息:
要是不讓芳芳回來,那就是汽油和刀子,放心今晚到……
怕出什么事,芳芳就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事后她還是擔心丈夫會做出什么不理智的舉動,所以她就自己做主把兩套房子的門鎖給換掉了,因為原來的門鎖,丈夫也是有鑰匙的。
只是盡管芳芳一再解釋,換門鎖都是自己一個人的想法,可張師傅和老伴并不這么認為,他們覺得這件事肯定跟女婿小龍脫不了干系,因為換鎖的當天,芳芳的母親在樓下曾遇到了女婿在的車上坐著。
芳芳再次強調,雖然老公是在樓底下,但換鎖都是我一個人的想法,老公并沒有參與。
見女兒一再辯解,作為父親的張師傅頓時來了火氣,他呵斥著女兒:既然是你的主意,那你今天從我們家走了,從此以后就不要再回來了。
事實上小龍對于換鎖這件事也是知道的,他表示一大早是我送妻子去的,她要換鎖我也沒攔著,因為岳父母一直在防備著妻子,說白了就是一直在防備著我,所以他們才會一直讓妻子跟我離婚。
對于女婿的這個說法,岳父張師傅也是對他嫌棄得不行,他說:我這個女婿太不靠譜了,芳芳是我的大女兒,以前很是聽話,從來沒有違背過我們的意思,自從小龍出現(xiàn)后,芳芳跟我們的距離就越來越遠了。
9年前,芳芳才20歲出頭,在太原的一家工廠打工認識了小龍,兩個人從談戀愛到女兒懷有身孕,我們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要結婚了他們才通知的我們。
我們對這件婚事絕對是不愿意的,但我女兒已經把這件事給辦成了,我們也不能讓她把娃娃不要了,所以只能將錯就錯,結婚前他們先斬后奏,結婚時說好的彩禮8.8萬,結婚后他們才給了八千八,最后還都拿回去了。
即便是如此,為了女兒芳芳,我們還是試著去接受女婿,考慮到女婿的家庭條件不好,住的也偏遠,我們就讓他們小兩口搬到了我們家,還幫著他們帶孩子。
一開始女婿說賣醬香餅很賺錢,想要自己創(chuàng)業(yè),我們看到女婿有上進心也是好事,所以也是大力的支持,買煤氣罐,鍋灶,都是我們給掏的錢,結果他倒好,三天的新鮮期過后就不干了。
頭一個項目沒干成,我們也沒說什么,繼續(xù)鼓勵著女婿再找找別的項目,后來我們又給女婿投資了幾次,只是女婿都是不了了之,總是三分鐘的熱度,這讓我們越來越失望。
對于這件事,芳芳也說了,住在家里的這幾年,我父母確實幫襯了不少,我老公也確實表現(xiàn)得不好,不知道他是不是故意的。
而小龍對于岳父母幫扶自己的這件事顯得很是輕描淡寫,他只是一個勁地說著自己的理,他說岳父母就是看不到我的好,住在岳父家的這幾年,我也沒少幫他們做事,家里一有活了就用我,用不著我了,臉就變了,完全就是看不起我。
得知女婿是這么個想法,張師傅老兩口是又氣又急,管了他們十年,沒想到換回來了這么一句話,他表示如果是看不起女婿,那我們早就一下不管他了。
讓我不痛快,那大家都別痛快
就因為父母和丈夫的矛盾愈演愈烈,芳芳在結婚的第三個年頭就把孩子留給了父母幫忙帶著,自己和丈夫選擇了搬出去租房子住。
經過這幾年的努力,芳芳和丈夫的日子也越過越好了,他們在長治開了一家養(yǎng)殖廠,平常小龍也會在煤礦上班。
看到女兒和女婿的生活走上了正軌,芳芳的父母也很是高興,并一直幫他們帶著孩子,頭兩年村里拆遷分房,張師傅老兩口還特意想到了大女兒芳芳,原本芳芳只能得到60平米的房子,老兩口又給添補了三四十平,想著等女兒回來能住上一百多平的房子。
考慮到裝修用錢,老兩口還不斷地給芳芳貼補裝修錢,讓他們傷心的是,為女兒貼補了這么多,換不來好就不說了,女兒還能說換鎖就換鎖,還跟他們鬧意見,所以這才一氣之下也換了女兒的鎖。
本來他也只是想著讓女兒和女婿反思反思,沒曾想這兩人非但沒有一句暖心的話,還竟然又收到了女兒發(fā)來了一段這樣的威脅信息,哪能讓人不大動肝火呢?
說著,張師傅就掏出了手機打開了這條信息:爸,你不說話是吧,要不先給你看個東西,你們考慮一下。
下面很長的一段內容里,都是女婿小龍這么多年是怎么為娘家付出的,岳父岳母又是怎么看不起女婿的,所有的點點滴滴都擺上了一遍,并且在最后還揚言,如果不解決問題,那就要把這段話發(fā)在村里的大群里,讓老兩口無法抬頭。
對此芳芳緊著解釋,這些微信消息都是丈夫小龍趁著我晚上睡著了,偷偷拿著我的手機發(fā)給父母的。
看到女兒的解釋,老兩口又是既惱火又無奈,母親毫不避諱地訓斥著女兒:他想干啥就干啥?讓你干啥就干啥了?自己做不了住,給大人也做不了主,想寫啥就寫啥,有的沒的瞎胡說。
就這樣,女婿的一系列操作,讓老兩口氣得都快發(fā)癲了,所以他們一氣之下,又說出了讓女兒離婚的氣話,然而再仔細看到女婿發(fā)來的這段許多埋怨的話,很多應該都是女婿從女兒那里聽來的,這讓老兩口更加生氣了。
張師傅說,平日里我確實會私下跟女兒說一些女婿不聽話的一些話,這只是希望女兒能幫忙糾正糾正,兩個人互相糾正才能過好日子,沒想到女兒不管好賴話都說給女婿聽了,她就是一個傳話筒。
此時的芳芳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她也承認自從結婚以來,自己都是一直向著丈夫,甚至沒有了是非標準,一味的偏袒了丈夫,沒有在丈夫和父母中間起到好的橋梁作用,傷了父母的心,也讓雙方的矛盾越來越深。
認識到錯誤的芳芳也想勸勸丈夫,試著讓他打開和父母之間的一些心結,當下她就下樓找到了在樓下等待的丈夫,她對丈夫小龍表示:你指名道姓的發(fā)的那些話太過激了,還準備往大群里發(fā),你讓我夾在中間怎么做人?
對此小龍并不以為然,他覺得自己并沒有錯,反而強調著,岳父母不把這件事解決了,我就要往群里面發(fā),而且我發(fā)的也都是事實。
看到小龍這般態(tài)度,眾人們也紛紛質問起了小龍,你這么做有考慮過芳芳的感受嗎?你把你老婆的位置放在了哪里?岳父母一直包容你們10年了,這10年你們在娘家住過,給你們帶過孩子,給你們買車,資助過你們,現(xiàn)在又給你們房,做人得有感恩之心。
可小龍依舊振振有詞地表示,他們不讓我痛快,那我干嘛要讓他們痛快,既然這樣,那大家都別痛快,互相折磨唄。
說完小龍發(fā)起了火,他不想再聽芳芳絮叨了,直接上了車就準備離開,而芳芳也趕緊打開車門試圖攔下丈夫,畢竟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就這小龍還是啟動了車輛,差點沒把芳芳給帶倒在地。
好在他還是有些良心的,看到芳芳的一個踉蹌,小龍恢復了冷靜,趕緊又下了車,芳芳哭著說,你就為了我,為了我以后跟這個家的關系不要鬧得那么僵,你就上去跟我父母說個軟話,你知道我夾在中間有多難嗎?
在眾人的勸說下,考慮到此時雙方見面可能還會發(fā)生矛盾,所以就讓小龍先用電話跟岳父母溝通一下道個歉,說一些軟話,對此小龍同意了。
當電話接通后,小龍就開口了:爸媽,我承認那天我發(fā)的信息不對,因為那天我喝了酒,我確實很過分,爸媽我真的對不起,畢竟那些話太傷人心了,至于你們對我的好,我也都記著,
從小孩一歲多來到太原,在太原又呆了八九年,一直都是你們在中間照顧,我不是說沒有良心,我心里全清楚,爭也好,吵也好,鬧也好,關起門來我們還是一家人,只要家里有事我絕對管,因為你們是芳芳的父母,也就是我的父母,我就要擔起這個責任來,希望你們能夠重新接納我。
不得不說,小龍的這番話還真起了作用,雖然老兩口沒說什么話,但他們的眼眶卻濕潤了,當下芳芳直接跪在了父母的跟前也道了歉:爸媽我知道錯了,房子的事情現(xiàn)在不說了,你們要是給我,那是你們的事,你們要是說沒有我的份了,我也接受。
張師傅看到女兒的道歉,心里也是五味雜陳,他還是氣憤地說著女兒,你不要跟我哭了,我這輩子最失敗的事情就是養(yǎng)了你這個白眼狼,真的太讓我傷心了。
只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做父母的哪能真的不原諒自己的子女,最終張師傅又給了女兒一次機會,不過房子的鑰匙他留了下來,表示等關系緩和后房子肯定還是女兒的,說著他也掏出了一些錢給了女兒,讓她暫時租房過渡一下。
就這樣,芳芳心里的石頭也落了地,有時候事情就是這樣,看起來很大的一件事,只要說開了,其實也就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根本不足掛齒,只要平常多為對方考慮一下,也不會發(fā)生這么大的矛盾。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遠憂
作為父母,當子女長大后要學會適當?shù)姆攀郑梢越o予幫助,但要少摻和子女的婚姻,畢竟你們不能幫助子女一輩子,子女也不能依靠你們一輩子,學會自我成長才是子女最應該做的事情,這也正是所謂的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遠憂。
對于張師傅老兩口來說,他們就是摻和了女兒太多的婚姻生活,這才導致矛盾不斷,芳芳雖然結婚10年了,但看得出來她跟丈夫的感情還是很好的,至少她是維護丈夫的。
所以當父母的看到女兒不向著自己,心里就有些失衡了,這是很不對的一種想法,哪能跟自己的女兒爭風吃醋,只要女兒過的幸福,丈夫對她好,這才應該是最重要的。
不過話也說了回來,芳芳確實也是有些不明事理,父母跟自己說的話,也要過濾一下才能和丈夫說,畢竟父母有時候對你說的話也只是指導,或者不滿,牢騷罷了,而說給丈夫聽,這味道就變了,矛盾自然也就來了。
最后小龍動不動就以信息威脅的行為確實讓人無法茍同,這樣不僅違法,還會把親情更加的推到對立面,這種方法是最不可取的,大家也不要采用。
說到底,還是一句話,男人靠得住,女人賢內助,老人少摻和,家庭必和睦。
對此大家是怎么看待這件事的呢?倘若你們是女婿會生氣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給出不一樣的聲音,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