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已去。
二月的黃河,不再有冰凌開。
但,他亦然是每個寫作者心中的“大帝”。
尤其,他的寫作成功學公式,對浮躁的寫作群體來說,仍可謂是清醒劑。
有人采訪二月河,談及成功秘訣。他說,名氣從哪里來?就是才氣、運氣、力氣。也有的,形象地概括為二月河公式。
觀察一下簡書作者,凡是成功者,幾乎都符合二月河公式。
才氣
二月河說,有一些才氣,但不大。
一個高中學歷的人,熟通文史哲,以磅磗之筆,為我們再現了早已塵封的歷史煙云,為我們活化了康雍乾三朝大帝。
這不是才氣,那是什么?寫作這活,光有勤奮,遠遠不夠,必須要有才氣。
看看簡書,一度雄霸簡書排行榜的砍柴。
他的土家族故事、創業故事、鬼故事,特別是農業重金屬專輯,充滿神秘感,富有節奏感。
一件小事、一段經歷,在他筆下,總是山重水復,總是柳暗花明,千回百轉,象看武俠小說一樣過癮。
煙斗、米酒,這些曾經的物什,是時光博物館,也象風情畫一樣,喚醒記憶,讓人神往。
打魚人、爺爺,一個個鮮活的形象,躍然紙上,不禁想起魯迅故鄉的那個“月光下的少年”,沈從文筆下的那個爺爺和翠翠,……
李砍柴的文,熱度一篇篇往上躥,是有原因的,才氣不得不服。
運氣
簡書是開放的平臺,據說用戶有好幾千萬。門檻也非常低,不需要高難度技術訓練,只要會用鍵盤,都可來這兒集結,創作你的創作。
利弊總是相伴而生。
開放,低門檻,自由抒寫,也使簡書平臺魚龍混雜,裹挾了大量泥沙。
有的為湊日更,隨便寫一段碎碎念,頂數。有的隨意摘錄一段,也算文。
簡書最常見的一種體,今天我來簡書XX天,寫了XX字。甚至有人,連續多少天,寫文章上榜的事,今天第一篇上榜,過幾天第二篇上稿。
就是說,好多只是以文的名義在寫,是不是真正的文,打個問號。
劣幣盛行,良幣的存在注定艱難。
簡書有沒有好作品?有,大大的有。
大浪淘沙,風過之后,好作品經過時間的洗禮,終會沉淀下來。
但,能不能順順當當趕上潮頭,火一把。 則不見得是每個作者每篇文都有的機遇,每天都會淹沒好多。
二月河說,他碰上好運氣,有人出來幫助。
自謙之詞,但道理適用于我們。
簡友們常提的抱團成長即此,大佬們的點贊、推薦,至關重要。
力氣
二月河第三條經驗:認準一件事,每天干它十幾個小時,堅持一二十年。
他稱之為力氣。
我想起一位簡友,北京杜豆豆。
寫的書評、拆書稿,不緊不慢,日日更,天天新,一直未斷,而且常常躋身排行榜。
我也有寫拆書稿的想法,但患拖延癥,始終沒下筆。
比如這幾天拆的《金融的解釋》,我讀過幾遍,前一段想拆解一下,又翻了翻,就拉倒了。
杜豆豆,正如二月河說的,下了大力氣,專注一件事。
要想成功,不是才氣、運氣、力氣三者簡單相加,而是互為補充、互相促進,是長期的過程。
把二月河這個成功公式,推薦給每一位簡友。
讓我們以實際行動,借簡書這個平臺,為老先生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