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聽著確實有一種漠然的感受,讀著也覺得貌似句子表達的意思太殘酷了。那對于''逐利''我們應該避而不談嗎?
先不著急回答,作者林語堂先生在文中擺明了史太公的立場,也相當間接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史太公認為,精神文化必須要建樹在物質繁榮中,他還說不要錢的人都在撒謊!這樣看來,后來提出''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恥辱,禮生于有(錢)而廢于無''這樣的獨特見解也不足為怪了。
愛錢,真的是一種錯嗎?我講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事情吧,大一時,我做各種兼職,目的很單純,就是賺生活費,證明自己獨立。本來也不辛苦,而且這種成就感愈來愈讓自己自信,也蠻值得的,過沒久,我一個朋友就對我說,年輕輕輕就掉進錢眼里了,當時本以為被誤解,就各個方面解釋,到最后越描越黑,我也學會閉口不言,不與閑人論長短。
錢,你說有人討厭它嗎?沒有!也許還會有人說,要是我有馬云那么多錢,那人生不就開掛了嗎?可你是否聽馬云說過:當我手里有200元錢,我很高興,那是我個人雙手所得,而現在我兜里要是有200萬元,我就會感到不安,因為那是別人的信任,不能透支。
對于利我們不能避而遠之,把自己想象成淡泊明志的隱士,而直視它,會讓我們思考有價值,有必要的金錢投入,無論什么領域。總而言之,保持正確的價值觀,讓自己上漲成猛潮,激蕩起一番浪花,成為金錢的主人。
今天這篇文章是今早剽悍晨讀的感悟,一行采集,一行精華,一行評論~謝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