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說起2016年比較引人矚目的日劇,莫過于今夏上映的《火花》。很多人說這是一部關于追逐夢想的電影。但我覺得宣傳海報上的一句“純粹到癲狂的二人”,更精準的概括出了德永和神谷這對師徒的共同點:純粹。
? 本劇用特有的長鏡頭細細刻畫了德永跟師傅神谷作為漫才藝人的故事。運用獨特的剪輯手法和各種動靜之間的起轉承合,讓觀眾很容易跟著鏡頭靜靜地觀察德永的追夢漂流生活。
? ?從第一次相遇,被神谷身上那種放蕩不羈而又不媚世俗的性格吸引。到后來成為師徒,兩人一同在東京打拼。影片不同于其他的拜師橋段,神谷并沒有嚴肅認真地教導德永有關漫才的知識。他只是帶著德永各種吃喝玩樂,開各種各樣的玩笑,無聲無息的表達著自己的對于漫才、生活和人生的看法。
?神谷并不是世俗認為的那種為了夢想不顧一切拼命的人,相反他拖沓、要強外加偶爾的頹廢時不時給人一種不容于社會的感覺。但他跟德永之間漫才方式的日常對話卻表現出了對于漫才的執著和毫不妥協的性格。
? ?跟很多勵志電影不同,本片在主角的二人身上所運用到的雞湯勵志梗少之又少。展現的只是稀松平常的日常。反而從一直在路邊演唱,靠耍小手段賺人氣,最后又不得不面對現實沮喪回家的德永鄰居等這些小配角的經歷,來表現夢想追逐過程中的種種苦悶、無奈和挫敗感。從而反襯出二人對于夢想的堅持和堅定。
?雖然影片開端的節奏很慢,但個人感覺這恰恰符合導演想要表述的意境。很多時候生活并不是大喜大悲大起大落,而是冗長而又乏味。在這冗長而又乏味的時間流里,人們開始變的意氣消沉,漸漸麻木。有時候雖然躊躇滿志,立下志愿想要大干一場,但面對現實的時間又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無力感。
? 影片從始至終一直很好的運用節奏表現出了這一點。沒有激勵人熱血賁張的雞湯文,也沒有所謂絕地逢生的大反轉。有的只是毫不關心的冷漠和尖酸刻薄的批評。
然而這卻并不是一個陰郁的故事,相反我覺得影片處處體現出溫暖人心的橋段。很多人大概對片中的各種吃的場面印象深刻。居酒屋的烤串、真樹家的火鍋、街頭的炸天婦羅,有網友評論說這是一部吃的電視劇,其實導演是想通過美食的吃來添加一些明快的東西在里面,因為在經歷了各種無奈與小挫折以后,什么也比不上一頓愜意的美食更能給人一種暖暖的慰藉。
? 雖然在漂泊追夢的過程中有數不清的失敗和心酸,但只要堅持前行,好的事情終究還是會發生,夢想藏匿在深深的黑暗中,但努力過程中不經意間火花的一閃,看到接近夢想給人所帶來的鼓勵和期望,依然是如此令人振奮。這種對信念不屈的純粹,才是所謂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