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今年九十歲了,近一個世紀的時光,已經將姥姥濃縮成了一個小老太太,瘦瘦的。媽媽十幾歲的時候姥爺就去世了,姥姥一個人帶大兩個兒子,五個女兒。
經歷過抗日戰爭的她,滿頭銀發的她,臉上布滿皺紋的她,每次去都會拉著我的手跟我嘮,老小孩,就是她這個樣子吧。
姥姥家有個院子,靠近正屋偏西的位置,有棵柿子樹,姥姥經常在柿子樹下坐著,透過柿子樹的枝丫的溫暖的陽光,曾溫暖她的心。
雖然柿子每年剩下的不如落的多,可是姥姥依然留著它,更像是一種陪伴。
我和媽媽去姥姥家的時候,媽媽和姥姥總會坐在院子里說話,我則喜歡躺在她的小竹床上,仰著頭,透過小窗的木棱,去看柿子樹下聊天的媽媽和姥姥。
多希望時光定格在那一刻,姥姥不再老去,媽媽永遠微笑。
姥姥的房子,是以前的那種土屋,經不住雨水的沖刷,終是廢棄了。
舅舅們給重新蓋了主屋,外圍的墻還是泥土,墻上爬滿了姥姥種的各種瓜,綠綠的,蔓延在每一個角落,充滿了生機。
姥姥家沒有什么像樣的家具,可是有一個東西,被保存的很好,放在屋子里西北角,以前我看了想不通,直哭。棺材,姥姥的。
可能農村老一輩的說法,兒女提前給做好這個是孝順,可是我總感覺心里很苦澀?;钪暮煤玫娜耍瑸槭裁匆莻€。我很害怕,健康的爺爺奶奶的突然逝去,讓我很害怕,害怕再失去姥姥。
姥姥家雖然不遠,可是去的也算不上頻繁,現在每次回家都會去姥姥家,想多看她一眼,多封存一段,柿子樹下的美好時光。
看著姥姥滿頭白發和臉上的皺紋,和媽媽嘮嗑時候,眼角眉梢舒展的笑容,我心里非常有感觸,珍惜現在的時光,對親人多些陪伴,相互嘮嘮家常,相互關心的那種心窩里的溫暖,什么都替代不了。
歡迎大家關注我,微信公眾號:林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