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句,以前用筆寫日記,后來覺得手速跟不上開始用記事簿,再后來寫了簡書還是覺得手速跟不上于是開始用錄音,用了錄音才發(fā)現(xiàn)自己嘴速還是跟不上腦速。。。所以現(xiàn)在懶得動了。講真,我已經(jīng)算是懶得動了,在這個基礎(chǔ)上居然還能三個半月光簡書就寫出十四多萬字。o(╯□╰)o
今早醒來不早不晚,7:40,醒來后一時懶得動,就在那天馬行空地想,也沒啥主題,就開始想,從最近的武志紅李雪徐凱文論戰(zhàn)想到在綠芝麻兼職的日子想到近日上映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想到觀水以前說過的話想到體驗師找到昨天的夢想到那本《什么是影響?》……最后順著藤想到了以前偶遇的各種小動物想到了創(chuàng)傷傷害種種。
是突然發(fā)現(xiàn)創(chuàng)傷盡管再嚴(yán)重,也有一定自愈的功能,如果不是因為自身機(jī)能過于不足,不會一直潰爛下去……“皮肉傷”盡管會留下痕跡形成傷痕,即便是傷痕累累,也不足以讓一個生命始終處于恐懼當(dāng)中……所以這里面一定有什么其他的東西。。。我突然大膽猜測這個東西是受傷的人在受傷之前受傷時的想法和期待,以及發(fā)展出來的所作所為。
還是昨天那個夢。舉個例子,同樣被抓走的那些姑娘,當(dāng)最終風(fēng)平浪靜重獲釋放的時候,是被殘忍折磨嚴(yán)刑拷打的再融入社會、被大家和自己接納比較困難,還是為了活命而選擇投機(jī)取巧曲意逢迎的做到剛說那些比較困難?很明顯是后者。前者就像皮肉傷,受得是肉體折磨,精神不至于被摧垮,摧殘結(jié)束后不僅會受到大家的尊崇同情,還有可能得到更好地照顧;而后者很難說有沒有在之前經(jīng)受肉體折磨,即使有,表面上看起來比前者少的多,然而在之后會備受雙重的精神折磨,一方面來源于眾人社會輿論種種的不接納、再次的侮辱,一方面是來源于自身“為了保全自己而不得不低三下四”的痛苦……所以等到前者的皮肉傷都好的差不多了,后者所受的傷會更深而且在不斷地加重持續(xù)。
前兩日看的《什么是影響?》里有說,大概意思是,同樣是俘虜,不屈的人雖然被折磨,但是身體并不是自己的投注,正因為他曾全然地?fù)碛羞^自己的身體,所以在和自己的戰(zhàn)友一起一個個的挨個受刑時,感覺就像一起聊天喝茶那般;而屈從的人因為并未真正擁有過自己的身體,在喪失人性的折磨中感受到強(qiáng)烈的失控,從而更加向自己身體投射,繼而認(rèn)同施虐者對自己的暴行而屈從。
這是現(xiàn)實層面,如果全部換算到心理現(xiàn)實層面,換到身中下層的下層依然成立。
可以說,能坦然面對虐待的人,對施虐者沒有想象不抱期待,在事情發(fā)生的瞬間就看到了事情本身;而看上去高明地躲避虐待的人,對施虐者仍存有幻想與期待,當(dāng)事情結(jié)束外在的施虐者消失,因為幻想和期待仍然存在,這些人將有可能陷入自我羞辱和折磨當(dāng)中。
不抱有期待,和不想抱有期待,和不敢抱有期待……那是截然不同的事情。
『親愛的,你始終覺得會失去自己,你始終覺得會失去自己心愛的人,你始終覺得對方將背叛自己不了解自己,你始終覺得自己會被害被拋棄……那不是幻覺,那是真相。
真相就是,迄今為止,你從未真正擁有過自己,也從未真正靠近過對方……你恐懼的、怨恨的、躲避的種種,正是為了掩蓋真相的期待……這些期待會令你體會到,你如此匱乏,又如此想要。』
我想,這件事足以阻止傷口的愈合,也足以持續(xù)不斷地驚嚇受傷的人,令我崩潰,令我瘋狂,令我癡迷。
2017.02.16. ? ?13:27 ?高臺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