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8歲兒童拎滅火器救火報警
近日,甘肅省蘭州市安寧區(qū)亞泉灣4號樓19層一住戶家里突然躥出滾滾濃煙,濃烈的煙味隨著空氣散播出去。
當時住在20樓的小朋友李鑫泉正在家里寫作業(yè),聞到一股燒焦的味道后,他第一時間拎著家里的干粉滅火器往樓下跑去。
李鑫泉發(fā)現濃煙的出處后,瘋狂地怕打著著火住戶家的門。可并沒有人來開門,此時味道越來越大,李鑫泉意識到沒人在家,于是便跑去找物業(yè)報告情況。
物業(yè)人員得知情況后,馬上安排人員關閉了天然氣的閥門,同時和李鑫泉迅速趕往19樓查看情況。
到19樓后,大家發(fā)現嗆人的燒焦味和煙味彌漫了整個樓層。由于敲門無人回應,無法得知室內的情況,又聯系不到這家業(yè)主,于是工作人員經過商量后,決定破門而入,先進行滅火工作。
工作人員和接到報警趕來的消防人員沖入室內后,發(fā)現沒有人員被困,燒焦味和濃煙來自于廚房爐上的燉鍋。當時溫度已經到了燉肉鍋的著火點,如果再晚一點進行處理可能隨時發(fā)生火災。就在這時,該家業(yè)主也急忙趕來,原來住戶家中有一個老人在住,當天早上把肉放鍋里后就出門去了,導致肉鍋被燒干,差點釀成悲劇。
這場火災的避免,要歸功于8歲的小朋友李鑫泉。事后,物業(yè)公司也向李鑫泉所在學校反映了情況,并寫了一封感謝信給李鑫泉小朋友。
當天在場的工作人員回憶,當時李鑫泉的的行為讓她大為震驚:“他到物業(yè)給我們說完情況后,又拿著滅火器搶先跑去救火了,一路跑得我們都追不上,他說他拿著滅火器下樓是準備滅火的,沒想到門敲不開。一個8歲的小孩子,這么機智勇敢,他的安全意識和機智勇敢,也值得我們大人好好學習。”
據了解,社區(qū)和物業(yè)將向上級單位為李鑫泉同學申請見義勇為道德模范。
02
家庭用火安全須知
李鑫泉同學在突發(fā)火情面前,機智、冷靜、勇敢地處理了此事,這與學校和家庭平時的安全教育分不開。
今日就讓我們來學習一下防火安全知識。
教育孩子不能玩火
小孩子不知道火災帶來的災害性,對未知充滿好奇,喜歡玩火。家長應該教育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切忌玩火,盡量遠離煙火爆竹等容易引起火災的危險物品。告誡孩子,家長不在家時不能進行有火的實驗。家長可以告訴孩子一些關于玩火而造成的事件以及慘烈后果,加深孩子的印象。
教育孩子不要隨便接觸火種
家長應該告訴孩子,不要隨便接觸甚至隨身攜帶火柴,打火機這一類東西。家庭中的打火機和火柴也應該找一個孩子不容易接觸到的地方妥善保管。
教育孩子煤氣灶容易引起火災
告訴孩子煮水或者用煤氣爐做菜時要專心,不要走開防止燒干后,引起火災。在煮液體時要注意觀察,防止液體沸騰溢出后澆滅火苗,導致煤氣泄漏。
教育孩子不要亂動家庭電器
讓孩子知道家中的電器都是有可能引發(fā)火災的。使用時要按照說明書的指示進行操作。不可隨意拆卸家中電器,以免發(fā)生意外。
除了防火知識,還要教會孩子以下的火災常識。
1、火災襲來時要迅速逃生,不要貪戀財物。
2、家庭成員平時就要了解掌握火災逃生的基本方法,熟悉幾條逃生路線。
3、受到火勢威脅時,要當機立斷披上浸濕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沖出去。
4、爐灶附近不放置可燃易燃物品,爐灰完全熄滅后再傾倒,草垛要遠離房屋。
5、穿過濃煙逃生時,要盡量使身體貼近地面,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6、身上著火,千萬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的衣物壓滅火苗。
7、遇火災不可乘坐電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8、室外著火,門已發(fā)燙,千萬不要開門,以防大火躥入室內,要用浸濕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門窗縫,并潑水降溫。
9、若所在逃生線路被大火封鎖,要立即退回室內,用打手電筒,揮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發(fā)送求救信號,等待救援。
10、千萬不要盲目跳樓,可利用疏散樓梯、陽臺,落水管等逃生自救。也可用繩子把床單、被套撕成條狀連成繩索,緊栓在窗框、暖氣管、鐵欄桿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條等保護手心,順繩滑下,或下到未著火的樓層脫離險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