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訂閱了羅輯思維旗下一款APP得到的專欄,所以就寫寫我的感受。首先答案是:不行,不會成功的,這只能是不可持續,不可增長的黃牛模式,根本談不上商業模式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一個解決生存問題,一個創造行業問題。
1看制造盜版的角度
你看以前的正版卡帶,正版光碟,CD,VCD,書本,除了正規門店銷售,街邊小攤都有盜版銷售情況。
可是這生意做不大,做不長。市場規模也不能快速擴大,因為門檻極低,盜版的技術難度是越來越簡單誰都可以做盜版,同業競爭就會極其激烈。
2看客戶使用的角度
1.99元買的李翔商業內參他不會看的,因為便宜他不會珍惜價值。
看不看無所謂,損失極小,損失厭惡就可以忽略不記。看了也不一定能夠為其所用,他不懂得價值高的商品是怎么獲得相應的收益,不明白底層邏輯怎么賺到這樣的價值,不能轉化成生產力的。
我就眾籌了一份李笑來老師的財富自由專欄,有5為朋友一起閱讀,專欄可以分享5個人閱讀,同時可以查看閱讀者名單,每天晚上我都看閱讀名單,只有2到3個人看了文章。
3發行方的角度
其實這里也有幾個角度:
一是,發行方損失的角度,你看如果每一個購買盜版的人都能購買正版,發行方不就可以增加相應的收益么?那就是活生生的利潤損失啊,互聯網產品,又是知識類電子化產品,每增加一次銷售,成本就被攤薄一次,銷售規模就是增加銷售利潤率的決定因素。
二是,另一個角度,發行方要這么看。你看買盜版他不珍惜,不一定閱讀,閱讀了,不用心學習對照實踐,就不一定懂得其中邏輯,不為自己所用其實是反噬了自己寶貴的時間財富,同時因為注意力被分散了,占了自認為的便宜實際損失慘重。
三是,那么作為發行方呢,還有一個角度,實際是有很大收益的,互聯網產品獲取用戶的成本曾一度達到20元到50元現金的高度,還不算地推團隊的經費。
盜版和黃牛宣傳推廣自己的付費閱讀模式,同時也是很多人免費幫助推動“得到"等等類型的知識付費產品的推廣,每天在各種網絡平臺,社交場合推廣各種各樣的打折付費閱讀方式,從廣告的角度,這就是免費的地推團隊,還要一個個確認付費,拉進用戶使用群,還要定時定點發送內容,整理抓取音頻文件。還要促進用戶再傳播,微信群促進用戶群體活躍度互動分享,這地推團隊的服務價格之便宜你無法現象,還有及其好的廣告效應,廣告就是要廣度么,黃牛幫你全做了。
互聯網知識付費電子化產品的成本極低,在得到等付費應用的營收上不會造成太大損失,因為珍重付費內容的人已經付費了,只要持續的制作好自己的內容保持良好的發展、優質的內容,隨著時間積累會越來越遠的拉開同類競爭對手的距離。
黃牛終歸是黃牛,而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就像種下種子,好種子怎么會便宜呢?
PS:還有就是正版死啦,盜版也玩完了。俗話說:皮之不存,毛將焉付。
關鍵詞:“不連續性”,不會連續閱讀,不會認真閱讀,不會篤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