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一件事情,到底怎樣做才能取得成功?
(老師,你好,我想問的問題起源于一件事:小時候上書法班,有個同學問老師:到底要怎樣才能把字練好?//老師指著旁邊厚厚的一疊紙說:想要把字練好,關鍵就是決心和勤奮。當你練字的紙有一麻袋的時候就是了……//當時年紀小,覺得挺有道理。現在回想起來。我心想:按這個練法,他也沒練出什么名堂,當地書法協會也沒有其名號,按這個水平都這么練,那王羲之那種大書法家該怎么練?他的稿紙摞起來是不是有幾十層樓高?王羲之和我老師的差距到底在哪?王羲之有天賦?天生就是書法家?而我們老師天生就不是這塊料?我覺得這個解釋有點抬杠。//我們分析一件事情,勤奮和努力只是表象?如:小時候聽到的話:‘堅持就是勝利,勤能補拙……’這是最早聽的心靈雞湯。//任何事情不是忙活就能成功的,關鍵是有沒有把力氣用在點子上。用在點子上就事半功倍,用不在點子上就事倍功半,我認為這才是王羲之和我老師真正的差距。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把力氣用在點子上,這種現象和例子有很多,比如讀書時班上最勤奮的人(來的最早走的最晚),絕對不是成績最好的,是這樣沒錯吧?//那我如何才能把力氣用在點子上呢?)
【答】
我想,這個問題代表了絕大多數人在年輕時候的疑惑。
“要如何把力氣用在點子上?”這個問題,聽起來義正言辭,十分高大上。
但直白點講就是:年輕人想走捷徑。
有同學會反駁:我怎么會是想走捷徑呢?我只是想掌握方法,更有效率,更好的去完成這件事,難道有錯嗎?
這樣說是沒錯。但是大家會發現一個問題:這樣做的時候,你會開始改變初心。
懷著這樣的心思,在事情未成的時候,你就開始尋求捷徑,投機取巧了。
因為年輕人中,很少能有經驗、能力和定力,真的去深入鉆研的人。
比如練字,練著練著,你就會想要練出這種字體的精髓,接著開始研究筆鋒、落筆、收筆……甚至開始研究哪種毛筆寫得好,之后每天練字講的都是字形字意,最后連基本功都不練了。
做一件事,怎么樣才能做成功?
你的例子中,你的老師可能沒有那么好的天資,但是他堆起一摞一摞的宣紙之后,最起碼,他寫字會比普通人寫得漂亮,這說明,努力是有價值的。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
不練基本功,整天想著訣竅是什么,而不去實行,還談什么成不成功?
就如練字,你不拿起筆寫字,就站在那里抱手想,能寫出好看的字嗎?
我們必須認清現實:做一件事,我們的努力和付出,并不能讓我們達到100%的成功,但他會保證我們能得到60%到80%的收獲。
我們人生歷程所見,沒幾個人能攀登到100%成功的頂峰,也就是沒幾個人可以成為“王羲之”,普通人很難有機會接觸到99%到100%那個階段,絕大多數人都在60%到80%這個階段之間游離。
有人會問,這個60%到80 %是什么概念?
以“班上那個最勤奮的同學”為例。
在我讀書的時候,我們班上也有一個女同學,她很漂亮,也很勤奮,可以算是書呆子級別的,老師給她的評價都是“好學生”“很勤奮”“很努力”,但是沒有老師說“她會很有出息”。
作為對比的是我們的班長,也是女孩子,很聰明,成績也很好,能學會玩,真正屬于學霸型。
你要問若干年后的現在,她們如何了?
我告訴你——沒有區別,她們沒有什么區別。
班長學醫,現在是博士生導師,以學者身份帶學生訪美交流。而另一個女生,她也是博導,在帶學生。
在這個例子中,她們成為博導的概率是80%,并不是100%。很少有人能接觸到100%這個級別。
對于普通人,只要先天智商沒有大問題,他們的努力,會帶來60%~80%的成功率。
例子中的兩個人,大家都看得出她們之間的先天差距是蠻大的,但是她們最終收獲的結果一樣,當然,此間她們付出努力的程度會不同,可以想象,先天資質較差的那個同學肯定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但這就體現了努力的價值。
若問何謂成功?
我要說:所謂的成功,是沒有定義的。
有人說:成功是賺很多錢,當世界首富!
成功是讓全世界看見我,聽見我的聲音!
……
在這里,一思老師告訴你:成功,是能夠實現心中所想之事,并達到自己想要的那個程度。
不要說別人如何看待你、對你說什么……
我們過的,是自己的一輩子。
也許我不可能成為博士,不可能成為富翁,不可能成為王羲之……
對于寫字,你今天就練一個‘福’字,把它的幾個字體練好,覺得很開心。在過年的時候,貼到門上,別人夸贊,感到自豪,這就夠了,這便是練字的成功。
給年輕的人們一個忠告:平時不要總是費力去研究“做事的最高效率”、“如何最好的解決問題”等等問題。
關于“怎么做得更好,怎么做才更高效……”的問題,是可以想,但是絕對不要在做之前想。
那應該什么時候想呢?
要一邊做一邊想。
一件事情,只有在執行過程中,你才會發現問題,然后調整優化,重新修正目標,進而完善計劃,才能接近成功。這才是逐漸提高、不斷進步、提升自己的過程,也只有這個過程,才能讓人在做事的時候,不感到枯燥、無聊,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能給自己全新動力。
這才是前進的方式。
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如何才能把力氣用在點子上?
時間與精力,要看你“用在哪個地方”、“什么時候用”。
當你用在事前,想要一步得到最優解的時候,這是在投機取巧,往往事倍功半。
當你在執行過程中考慮如何修正的時候,就會越來越高效,不斷形成新的動力和能量,不斷成長。
成長,只有在拼搏的路上才能有收獲,而不是在執行前、尋求“最優化”時達成。
練字,只有在落筆那一刻,你才會知道,接下來怎么練才能寫好。
本文整理自
-凡事都有解課程組公開課-
想聽更多精彩公開課的朋友歡迎加群:
【社交思維集訓營-A270】653051688
點擊鏈接入群交流【社交思維集訓營-A270】:
https://jq.qq.com/?_wv=1027&k=4BLaaqd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為·凡事都有解·原創,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