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好奇了很久的一個問題,“女孩富養”在人們心中到底有多少種定義方式。聽過最膚淺的一種解釋,富養,不就是錢嘛,一定不能讓我閨女缺錢花。然后,被寵壞的一批孩子出現了……之所以有感而發是因為有一個妹妹就正在經歷著這種被溺愛的過程,而且“理所當然”的價值觀正在侵蝕著她還未成熟的思維模式,而我,想幫她,卻又無能為力。
? 一個單親家庭中,父親把女兒缺失的母愛變現,這畸形的物質富養觀既彌補了父親虧欠女兒的愧疚感,又滿足了一個小孩不成熟的虛榮心。父女倆樂在其中數年之久,勞動力逐漸減弱的父親賺錢日漸艱辛,虛榮心不斷膨脹的女兒花錢日趨闊綽……直到,父親開始埋怨女兒不懂體諒自己賺錢不易,女兒開始嫌棄父親沒本事不能滿足自己,感情淡化矛盾愈演愈烈后,有人希望我去勸勸妹妹,她這樣想這樣做,是不對的……我無奈的笑了笑,想的確是走到今天,真的是孩子的錯嘛?于是我去找女孩兒的父親聊天,一直在聽他抱怨孩子的心思天天都在要ipad要肯德基要換手機要吃西餐等等上面,也不想著學習。他說累了,我就試探著問了問,那她要的你都答應了嘛?父親是這樣說的,孩子從小就沒有媽媽疼,挺可憐的,不答應怎么辦,畢竟女孩得富養……
? ? ?一個多么荒唐卻又被很多人復制著的答案呀,給“溺愛”冠以“富養”之名,金玉其外敗絮其內的結果并非“女孩富養”的觀念有誤,而是為人父母膚淺的理解力帶來的教育上的悲哀。我試著去和女孩兒的父親溝通,有些話方便說,而有些話又不適合我這個晚輩評議,就只能在這里寫下來……
? ? 首先,尊重與感恩意識是需要榜樣的引領的,如果孩子的父親對自己父母經常頤指氣使又怎能奢求孩子懂得感恩和尊敬?請記得,“爸老了,你別學我,你要照我說的做”這句話只是借口,為自己的不愿改變開脫罷了。說到這,我很感恩自己的父母,是因為父母希望我鍛煉身體時,他們告訴我的是自己每天晨練的心得體會;希望我讀書時,讓我看到的是他們每天抱著書籍孜孜不倦;希望我尊重長輩善待他人時,他們生活中的點滴舉動潛移默化的感染著我……讓我漸漸懂得,什么才是言傳而身教!
? ?其次,“富養”到底指什么?人們的理解大體分三類,最膚淺的是物質,其次是金錢換來的眼界,筆者自認為修養和教養才是真正的財富。尤其女孩,大方得體的修養和與人為善、嚴于律己的教養才是一種由內而外的美麗,而這,與金錢無關。
? ?最后要說的,也是關乎未來的,就是我問女孩爸爸的一句話,“現在你這么寵著她,內心空虛的隨心所欲,那你是否想過,將來她邁入社會,其他人是否還會像你一樣寵她,到那時,她又該走多少彎路呢?”溺愛,就好比學滑冰時一只不撒開的手,你覺得你幫他站的更穩,殊不知,你總有離開的時候,而你的離開,對他,近乎滅頂之災。因為這時的他,已經錯過了學習獨立的最好時期和最佳年齡;這時的他,重新摸爬滾打站起來所要受的傷一定比別人多得多……
? ? 愿更多的父母在對孩子溺愛的路上止步,以身作則地傳授精神的富足,只為,讓孩子們的將來,少走點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