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讀書到工作,寫過不少文檔,也看過不少企業的管理及創新模式,借此機會來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思考。題目標題略大,掛一漏萬,請多多包涵。
1 知識管理
從無神論的角度來說,人類和動物最大的區別貌似就是人類會使用工具。創造文明并且通過一定的載體(比如文字)傳承下去。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承載著人類知識的結晶,讓閃耀的智慧戰勝脆弱的肉身和時間的流逝,在慢慢歷史長河中化為不朽的永恒。
小時候最討厭寫作文,命題作文,多數考試都是命題作文,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按照出題者的思路,拼湊出最容易得高分的文字。也許是因為字太丑且思想過于跳躍,不喜歡背古文,也不知道如何在閱讀分析中揣測出題人的心意,語文的成績一直60-70分徘徊。很喜歡《壞翅膀》的歌詞,作為一名腦洞大開的中二少年注定在中國的考試游戲規則中,處于弱勢地位。
造化擺弄著雙手/每一個生命被賦予了/本色/凡塵腐蝕的眼眸/容不下看不懂的異種/而惶恐/他們用/
已被摧毀的心/一刀又一刀又一刀/繼續摧毀著那些/年少輕狂五彩的夢
到工作后盡管不再需要考語文,但作為一名普通的白領,每日必與文字打交道,收發郵件,宣傳文案,技術文檔,操作說明,項目資料等等
存儲,傳遞的方式多種多樣:打印,快遞,郵件,QQ傳輸,本機PC,網盤,共享盤,系統等等。
工具也有很多:evernote,有道云筆記,onenote,word,excel,ppt,page,keynote,confluence等等
隨著技術的更新,越來越多的公司從原有的單機版office向著協同辦公和云的方向發展,集中式的知識管理可以讓所有的信息有一個統一的發布源,保證信息的唯一性,安全性,版本可追溯,內容可檢索。
一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然會產出各種各樣的產品,成果,服務,這些東西除了可見的最終交付結果外,也會有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資料。
很多公司 在發展的過程中,由于缺少統一的文檔格式,流程規范,導致很多的知識都留在往來的郵件中,或者員工的腦子里,而不是公司的知識庫中。導致員工離職后,很多事情變成了謎一樣的黑匣子。
信息在傳遞的過程中,由于存在不對稱,不透明;導致很多的理解偏差,溝通成本高,消耗極大,吃力不討好,累死累活,交付延期,質量也很堪憂。
外國人比較有契約精神,喜歡把不明確的東西都量化寫成文字供后人參考學習。 所以在現代化科技PK的過程中,西方文明碾壓式地超越了自古以來都遙遙領先的東方文明。文學,藝術的創造很多時候誕生個天才就能創作出很厲害的篇章,但高級科技文明的發展,更加依賴于知識的傳承,一代又一代的逐步改善。
中國人做項目,往往叫上很多兄弟,價格壓得很低,各種加班,交付出來可以接受的成果,后面的人想知道過程中發生了什么,以后想改進升級,那么基本就是天方夜譚,所有的東西都在項目經理和技術經理的腦子里。
外國人做項目,前期需求分析用掉很多時間,價格相對合理,不能亂加班,勞動法不允許,交付時間比中國人長很多,質量也會好很多,來一個新的人接手,就能看到一堆資料,也會知道曾經發生過什么,以后要往什么方向走。
中國人的公司適合天才來管理,因為天才不需要過程資料,通過蛛絲馬跡明察秋毫,靈感迸發,就能看清來龍去脈,做出正確決策。外國人的公司普通人也可以來管理,因為各種資料齊全,做決策的時候可以看到有很多輔助的判斷依據。
一家成熟的公司,需要對現有的各種關鍵崗位做繼任管理。同樣對各類的文檔也要做知識管理,特別是發展到一定規模的公司,如果缺少知識管理,將會成為整個團隊的效能輸出瓶頸。如果這個時候僅僅選擇招募人,擴張團隊去解決資源問題,那么顯然是事倍功半的,應當是兩條腿一起走路。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墨菲定律,錯誤發生的概率即使再小,只要嘗試的次數夠多,那個錯誤也會發生。互聯網公司發展速度快,小錯誤在所難免的同時,也要有針對小錯誤的解決排期。
一個管理健康的公司,任何一個人的離開,都不會導致停擺或事故。一個管理不善的公司,即使一個很普通的員工離職,都可能導致某個業務/項目的受到影響。
自己會釣魚,和授人以漁是兩重層次。
完成一份工作,發一份郵件,寫一個word,和再多花1小時把這件事情整理成一個別人能看懂的流程,標準,并且做成可復制的經驗財富,也是兩種層次。
工作至今,一直以這樣的理念要求自己,完成某件事情后,接手這件事情的人,可以不經口述,看資料就能知道發生過的所有事情,以及遇到問題如何處理,未來該往什么方向走。
剛工作的幾年,有些老油條跟我說,有些東西不要寫的太清楚,這樣你的知識被別人知道了,你就失去了不可替代的稀缺性,你如果有特殊的資料掌握在手上,以后和老板談升職加薪就可以有額外的資本。我只能表示,呵呵。值得慶幸的是,多年過后,我覺得社會還是公平的,老油條混的都比較糟糕,想明白的人就像一只蝸牛,速度雖慢,樣子雖蠢,但在持續地往對的方向蠕動。
聰明的工程師設計硬件和程序,使得計算機能夠代替人做很多重復的事情;
同樣,規范管理,標準流程,統一文檔,可以讓我們節省時間,釋放人創造力的價值,從一個功能型螺絲釘,變成可以談談詩和遠方的智能型電燈泡。
2 創新管理
心靈砒霜讓人認清事實,少走彎路。
心靈雞湯,實為毒藥,讓人走上錯誤的道路,幡然醒悟之時卻發現人生已大半過去。
比如《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天才是99%的努力+1%的天賦。
很多年輕人,聽著萬眾創新,互聯網,O2O熱潮,飛蛾撲火般投入了創業大軍,自以為有幾個想法就可以像喬布斯一樣改變世界。
很多人以為只要努力就可以獲得成功,事實上本身的能力只能做一個賢妻良母,或者普通職員。 結果折騰半天,發現沒有那1%的天賦,99%的努力都是白搭。
人的悲劇莫過于自己的欲望遠超實現欲望的能力,最終陷入對別人成功的嫉妒,對自己的失望悔恨。
創新本身不是通過上課學習培養出來的,沒有人告訴馬云,張小龍該如何創業,這是少數人的天賦特權,天生就會。
但是把創新的靈感火花,變為市場上流通的產品,最終體現在公司財務報表上的利潤點,需要整個團隊為之不懈努力。
創新,知識型公司的建設,需要依靠成熟的規章制度。下面舉個jack老師上課時說過的案例
羅技公司2000年開辟了一個創新大賽,冠軍1W美金,亞軍5K美金,季軍3K美金。 比賽內容很簡單,做一個不需要充電,也不用換電池,但卻可以一直使用的鼠標。
jack老師 總共出了40個點子,比如做加汽油的鼠標,微波傳遞能量的鼠標等等,最后一看排名只得了季軍,冠亞軍出的點子比他還多。
人都有趨利性,以及被認同,尊重的需求,創新需要有物質,精神的激勵,這樣員工才愿意說,如果員工拿某個創新的點子,出去單干,賺的錢別告訴雇主多,那么就會選擇不說。
除此之外,創新也要有完善的評估流程,立項后的執行推動力作為保障;分析從點子到商業化的價值及方法,保證創新是為公司帶來價值,而不是玩大yue進,比如索尼,夏普,就因為投放太多資金在 過于前沿,遠離消費者的創新研究,結果從時代的領先者,跌落神壇,被逼到需要賣樓和被收購來維持生計的地步。
3 NPDP
上述的這些點子,有些現學現賣,來自? 交大慧谷NPDP課程 ; Jack老師謝志杰是臺灣冷,斯坦福碩士學霸,經驗豐富,幽默風趣。
理論實踐需要相結合,最后老師說 想要讓一個企業變成具有創新力的企業,除了產品經理要有NPDP技能外;對于中高層管理者更需要了解NPDP的理念,因為只有自下而上擁有共同先進的理念,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并且有效貫徹執行下去。
4 總結
期望萬眾創新最終的結局,除了99%的撲街創業公司和欲哭無淚的瘋投,還有1%的創新能夠為社會生活帶來改善,像摩拜單車那樣,鍛煉身體,綠色環保。
期望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合適并且擅長的事情,并且發揮出自己的價值。
讓知識和創新插上技術和管理的翅膀,把更多的點子轉化為好的服務,帶夢想飛得更高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