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經常拖拉很久才能做完一件事情?
你是否覺得做事情總是磕磕碰碰,結果并不理想?
你是否經常思緒萬千,想要做些什么,但又不知道做什么才好?
這個現象很正常,這就是近年來人們常常提到的糾結。誰都會糾結,誰都糾結過。
什么是糾結
? ? ? ?糾結一般描述人的復雜處境或內心思緒的紛亂狀態。一般會讓人感覺困惑或者煩躁,從而導致心情不舒暢。我們之所以會感到困惑或煩躁,本質上是不了解糾結,更別說駕馭糾結。
? ? ? ?你在糾結,說明你想事情比較認真。注意這里用的是想事情,這和你做事情比較認真是有區別的。一個在于“想”,一個在于“做”。行為不同,產生的結果也就不同。“想”事情認真的人越“想”腦子里東西越多,越覺得有很多東西要做,越不敢開始。而“做”事情認真的人越“做”剩下的事情越少,越喜歡行動。這里不是說“想”的認真人不做,“做”的認真人不想,只是相對多少的概念。
? ? ? 糾結有弊也有利。糾結的弊端會讓你浪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產出量少,拖延,工作效率低。因事情的不順利而打擊自信心,這樣不斷重復的模式會影響人的心智,甚至改變人的心智,進而產生惡性循環,影響到人生的方方面面。 糾結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適當的糾結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當你發現自己處于妄想糾結的時候,祝賀你發現了一個自我混亂的盲區。這個過程,有利于你不斷明確自己的三觀以及標準,進而更加了解和完善自己。
我們為什么會糾結?
糾結的本質是對過程的完美主義
? ? ? 糾結令人苦惱不堪的主要原因是要求過程完美,而忽視了結果。生活本來就不完美,難免會有磕磕碰碰,有一點不順心就糾結,這樣子怎么能做好工作? 比如,在設計中要完成一幅平面圖,這幅平面圖有50個圖標組成,糾結的人因為單個圖標做的不完美就煩躁,氣餒,而忽視它們組合呈現出來的效果。事實上,完美永不存在,不論我們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時刻忍耐各種的不完美,否則事情根本無法完成。最終完成的事情,結果也常常不完美。缺憾一定存在。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 ? ? ?糾結的人通常沒有想過做事情的目的,或者說沒有想清楚。所以在做事情途中,思維混亂,動作匆忙, 始終達不到自己的要求,可悲的是自己卻沒有想清楚自己真正的要求。
? ? ? ?其實部分糾結的人做事情是有目的,并且也想清楚了目的。但還是覺得事情一直緩慢前進,那是因為沒有明確做事的標準,或者說有標準卻不執行,這樣子事情怎么可能由自己控制?就像傀儡皇帝一樣,不能自主、受“人”操縱,糾結的人是被事情以及混沌的心智操控,怎么可能自己掌控事情?
缺乏全局觀
? ? ? ? 我們常指的工作效率,一般指工作產出與投入之比,換句話說就是在進行某任務時,取得的成績與所用時間、精力、金錢等的比值。事實上,一件事情完成效果由消耗的時間、消耗的精力、產出的質量三方面衡量。經常糾結的人只關注產出的質量一方面,而忽視了消耗的時間和精力。造成很多事情拖延完成,拖延給自己心理產生不良影響。結果是雖然完成了,消耗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心情未必高興。甚至有時雖然完成了,身體卻生病了,非常得不償失。
如何擺脫和駕馭糾結
1、先接納自己(前提條件)
? ? ? ? 我們除了生理必要活動外所做的一切努力本質上是想改變現狀。而改變首先要正視現狀。
接納自己.就是正視現狀。
? ? ? ? 不接納自己,不面對現狀的人,容易自暴自棄,很難做出改變。接納自己的人,原諒自己的過錯的人,更容易做出積極改變。我們要做的就是承認自己會糾結,也明白糾結是很正常的,不可能馬上擺脫的,需要假以時日才能改變。從心里認識到這一點,才能進行有效的措施。
2、采用做事邏輯(治標辦法)
? ? ? ? 擁有自己的做事邏輯在做事情時會從容有序。適當設定設定截止時間和日期可以提高自己的效率,就好比做一套卷子。分數的高低取決于你在規定時間內答對多少題,而不是看你字寫得多漂亮,一道題答得有多完美(雖然有時會有影響,但是在這個選擇題日益加劇的時代,影響非常小)。
在做卷子模式下比較理性的答題策略是:
先做會做的,保證基礎題都得分,遇到不會做的,跳過去;
對于稍微難的,可以適當思考;
對于特別難的,可以放棄。
? ? ? ?考試做卷子你是不能查資料,請教他人,而現實生活中,你卻可以查資料,請教他人。從這個層面講,現實生活中的辦法有很多,關鍵看你自己會不會用,但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往往也更復雜。適當為重要事情設置截止時間和日期,會提高你的效率,減少糾結。
現實生活中比較理性的策略是:
先把事情完成,不至于完不成工作;
再完成的基礎上優化,提升質量;
對于比較難的部分,可以查資料或請教人;
如果查資料和請教人都解決不了,那可以先記錄下來,去做其他事情。
3、明確做事結果(根本辦法)
? ? ? ? 一件事情的完成,有不同完成的程度。可以是60達標,可以是80良好,也可以是90優秀,還可以是95完美。問題來了,
你想把事情做到什么程度?
? ? ? ? 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做到完美的狀態。80%做到及格以上,20%做到優秀以上才是可能的真實情況。那么,你在做事前要問自己做這件事想達到的結果是什么,換句話說做到什么程度就算完成,就可以做其他事休閑娛樂等。明確結果后,根據結果,制定達到結果的步驟,再開始做事。雖然你一開始消耗了一部分時間,但卻明確了結果,這會讓你在漫長的執行過程中盡可能減少糾結。從整體上提升效率和產出。
? ? ? ? 你想要什么,小到一件事的目的,到大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自己想要的結果背后是你三觀的映射。所以,還是要提醒大家,不斷明確自己的三觀。對自己關注的事情進行優先排序,只有這樣,才可能從根本上減少糾結,做選擇本質上就是選擇要放棄的東西。從這個層面上說,想要的東西太多的人有選擇困難癥,也越容易糾結。不想放棄這也不想放棄那,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 ? ? ? 以上三種方法,看完一遍覺得懂了,但做起來卻非常不容易,看你自己能不能下狠心。
最后
先完成,再完美
? ? ? 結果的完美是經過一次次修改獲得。
? ? ? 在設計行業,一般很少有設計是一稿定方案的。很多設計公司會出2-3個方案供甲 方挑選。不斷完善修改,才最終定稿。寫文章也是一樣,很少有初稿就一次性通過的文章,都是改了又改,最后定稿。
? ? ? ?允許有小的不影響原則的不完美存在,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完,把事情做完,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而部分人是把把事情做好跟把事情做完的順序顛倒了。
? ? ? ?先完成,再完美,祝你早日減少工作和生活中的糾結,過上暢快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