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各種糾結猶豫之后,終于洗掉了陪伴我多年的牙結石,記得很早以前就想去洗掉牙結石。但是那時候大人們總說,洗牙對牙齒不好,這個念頭就這樣被遏制住了,什么時候這個念頭又開始蠢蠢欲動了呢,就是在某一天我突然發(fā)現(xiàn)牙齒正面的牙縫里有小黑點了,那個時候真害怕會長滿牙齒正面,然后就開始各種查找關于洗牙的相關資料。
最后對洗牙有了一個正確的認識(此段來源于網絡):結石刮除,俗稱洗牙,根據牙石沉積的部位不同,以牙齦的邊緣為界可以分為齦上牙石和齦下牙石,顧名思義,洗牙主要負責清除齦上牙石,但實際操作中還應將牙齦溝內與齦上牙石相連的淺的齦下牙石一并清除。洗牙是借由各種器械(如超音波潔牙機,手動刮牙器等)來去除這些附著于齒頸與牙齦溝之間的牙結石及牙菌斑。牙菌斑是牙周病的元兇,在除去之后還會不斷地在牙面重新形成。菌斑清除不到位,再加上唾液中的礦物鹽逐漸沉積,日久天長,就會形成牙石。牙石和牙周病關系密切,其主要危害來自其表面堆積的菌斑,由于牙石的存在使得菌斑與組織表面緊密接觸,引起組織的炎癥反應。此外,牙石的多孔結構也容易吸收大量的細菌毒素,并且牙石還會妨礙刷牙。如果長時間不清除,可能引起牙齦炎、牙周炎、出血、口臭,最終引起牙齒松動,甚至脫落。牙石形成后無法通過刷牙去除。
在看過各種資料后,經過很久的心里斗爭,終于去洗牙了,結果卻下起來大雨,因為想著去醫(yī)院太麻煩,就去了一個私人診所,診所看起來很干凈,里面的人也挺熱情,詢問了一下里面的東西都是一次性的,感覺放心了一點,給我洗牙的是的一個小哥哥,先給我檢查了口腔,看看哪些地方長了結石,我的牙結石主要是長在下牙齒的后面位置,牙齒正面和上牙背面都很少。
盡管看了很多資料,已經有了心里準備,但是在洗牙的過程中,還是超出了我的意料范圍,你可以感受到超聲波的機器一點點觸碰到牙齦的位置,以及聽到除去結石的聲音,因為噴著水,還可以看到帶血的水,洗一會就漱一次口,可以看到到嘴里的結石和一口的血,在洗牙的過程中最大的感覺就是嘴酸,因為一直張著嘴,這次洗牙用了40分鐘,雖然過程略微難受,但是除去結石之后,看到鏡子里面原來結石的位置已經干凈了,還是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洗完牙之后,進行了拋光和上藥,拋光的過程比較舒服,就像在刷牙。
上藥之后半小時內不能漱口和喝水,嘴里充滿了牙結石殘留的味道和藥的味道,但是只能一個字——忍,這次比較遺憾的是牙齒正面牙縫位置的那幾點黑的地方沒有洗掉,但是看著牙齒背面原來牙結石的位置重新露出了牙齦的樣子,還是挺滿意的。
這次洗牙更正了以前的一些觀念(整理來源于網絡):
一、我刷牙很認真,不需要洗牙。
有人認為每天認真刷牙,就不用洗牙了,這是不對的。因為菌斑的生成速度很快,在徹底清刷后的半小時內即會有新的菌斑形成,在30天內可達到最大量。更何況多數(shù)人并沒有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只是根據自己的習慣進行牙齒的清潔,難免有些部位刷不到位,尤以牙縫處和下前牙里面為甚,久而久之即成為牙結石,因此,成年人如果沒有洗過牙,盡早到醫(yī)院做一次潔治,而且最好半年做一次。
二、洗牙后牙齒會變白
首先要糾正一個誤區(qū):有的人認為健康的牙齒是純白色的,就像牙膏廣告中模特的牙齒一樣。事實上這是錯誤的。正常牙的結構是一層較為透明的牙釉質內包含有淡黃色的牙本質,因此能夠透出部分牙本質的顏色,所以正常牙的顏色應該是略帶黃色的。特別白而沒有透明性的牙齒通常會給人不真實的感覺。
在日常的使用中牙齒表面肯定會積累一些色素,這些色素會使牙的顏色看起來更為不美觀。洗牙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將這些色素最大程度地去掉,所以在經過完善的洗牙后,由于這些沾上去的色素被很好地去除,牙齒會暴露其本身的顏色,即淡淡的黃色。
總體來說,洗牙后牙齒會有一定程度的變白,然而作為一種預防及治療牙周疾病的手段,洗牙使牙齒變白的作用是極其有限的。患者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如冷光美白、美學修復等技術,更為顯著地改善牙齒的外觀。
三、多久洗一次牙
在發(fā)達國家,洗牙已成為很普及的常規(guī)口腔保健,人們每年一至兩次定期找自己的牙醫(yī)去洗牙。洗牙之后,如果發(fā)現(xiàn)牙周病,牙醫(yī)會及時進行口腔專業(yè)治療,以保持口腔健康。并且,牙醫(yī)會結合每位患者的不同情況,包括牙周組織的健康狀況、口腔衛(wèi)生狀況、口腔清潔的習慣、生活習慣等等,制定出相應的復診計劃。有些患者牙周比較差,可能得兩三個月就得來醫(yī)院復查,而有些患者口腔衛(wèi)生保持的比較好,可能兩三年洗一次牙也可以。
總之,一般人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是比較合適的。
四、洗牙對牙齒有損害
正確的洗牙對牙齒是沒有損害的。正常的牙齒表面是一層牙釉質,硬度非常高,完全可以忽略洗牙造成的影響。拋光用的橡皮輪材質較軟,更不會對牙齒造成磨損。
五、洗牙會導致牙縫變大
這種擔心使很多人拒絕洗牙。實際上,牙石的堆積、牙齦的炎癥會導致牙齦的局部腫脹填塞牙縫,而洗牙后去除了牙石,牙齦腫脹逐漸消退,所以牙縫就變得明顯了,舌頭舔起來牙齒的輪廓也更加明顯,感覺牙齒變長了,這是目前牙齒真實面目的還原,絕非洗牙所造成的。這正像戒煙的過程中肯定會出現(xiàn)各種不適的反應,但戒煙帶給人們的益處是不言而喻的。同樣,如果因為害怕牙縫看起來更大而拒絕洗牙,寧愿維持牙齦炎癥腫脹的狀態(tài),是極不明智的,可能會導致更為嚴重的后果。
六、洗牙會導致牙齒敏感
牙石就像一層厚厚的棉襖,包裹在牙齒的外層。通過洗牙去除牙石后,牙齒暴露在久違的外界環(huán)境內,會產生種種異樣的感覺。如果是健康的牙齒,這種敏感癥狀通常在洗牙后一到兩周內會逐漸消失。在洗牙時,只要做到以下幾點就可以有效避免酸痛感了:
1、分次洗牙:對于牙結石較多較厚、藥物抗炎效果欠佳或脫敏治療欠佳的患者,專家建議,分次洗牙,做一次對這些患者來說,太辛苦,而分幾次洗牙,“化整為零”,患者容易接受,而且在洗牙間期,還可繼續(xù)進行抗炎治療或脫敏治療,這可大大減輕酸痛感,同時還可改善抗炎或脫敏的治療效果,也可減少洗牙時和洗牙后口內的“血腥味”。
2、定期洗牙:長年累積的牙結石又多又硬,以致洗牙時需加大潔牙機的強度才能去除,這樣會加重牙齒酸痛感。所以,專家認為,根據牙結石的形成情況和牙齦炎癥情況,半年、一年或兩年定期洗牙,在牙結石小的時候,形成的量不多,質較松,很容易去除,這樣定期洗牙,就不易造成洗牙時的酸痛感。
3、洗牙前脫敏治療:洗牙時引起“酸軟感”主要是由于牙齒敏感引起。據臨床觀察,在洗牙中出現(xiàn)嚴重酸軟感的人群中,絕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對冷熱酸甜刺激有敏感。建議在洗牙前4-10天使用有脫敏效果的牙膏對牙齒進行脫敏治療,這樣能減輕洗牙時的酸軟感。在洗牙后仍可繼續(xù)使用,以減輕洗牙后的酸軟感。
這次洗牙后,并沒有覺得有什么不適,可能我牙結石還不是很嚴重,沒有覺得牙縫變大了。倒是沒有牙結石之后的口腔干凈了很多,也更加仔細刷牙,以后可以半年或者一年再去洗。正確認識洗牙,可以預防一些牙病,防患于未然,也許一些人早就洗過牙,但是我相信還有很多像我一樣沒洗過牙的人,特別是在小城市或者農村,還沒洗過牙的人,可以趁早洗牙,減少牙結石的不斷堆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