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經(jīng)》《漢樂府》的時候,我常常驚嘆于民間的智慧。那些源于民間百姓口口相傳的詩歌,有著歷千年而不衰的蓬勃生命力。
“過日子”這個詞我是從小聽到大的。鄰居的大媽說過,街頭的小販說過,父親母親更是常常說。以前總覺這三個字稀松平常,但是,現(xiàn)在仔細品味,才覺這最不起眼的三個字里是像《詩經(jīng)》和《漢樂府》一般隱藏著中國老百姓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智慧的。
“過日子”,反復默念這三個字,你能感受到什么?我能感受到的是“流動”。“日子”是看不見的時間長河,無人不在涉河而“過”。生命在這世間的存在方式,就是永無休止的運動的方式。
只是這蕓蕓眾生,世間百態(tài),一萬個人就有一萬種生存的方式。有的人只顧一味埋頭匆匆地往前游,卻從不騰出手來收取時間長河贈予的智慧結晶,從沒用心感受過生活的迷人動心之處。對于他們來說,日子過就是過了,得“過”且“過”。然而正如翻譯大師許淵沖所說,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回頭想一想,時間的長河有多久是在徒然地度你而過,你最終得度了還是困于其中掙扎不得?有的人則從來沒有意識到或者是拒絕承認自己其實無時無刻不是身在河中。日子在他們身上就是永無休止地重復和疊加,明天和今天沒有什么不同。他們四肢癱軟浮在日子的河面上,這種看似舒服的姿態(tài)麻痹了他們的神經(jīng)。他們以為自己只要不承認,日子就沒辦法奈他們何。可是舉頭望蒼天,何曾饒過誰?那些渾渾噩噩度過的日子,讓蒼老過早地滲入他們的肌膚。等到哪一日,生命的大浪襲來,他們卻毫無斗爭還手之力。那些過早地被拍死在沙灘上的,從來也沒好好嘗嘗活著的滋味。而有些人啊,他們是時間長河上智慧的舵手。他們深知日子在永不停息地流動著,所以他們也在永不停息地航行著。他們是自己生命的主人,縱然日子的大浪無休無止地涌來,他們也總知道自己該去向何方。他們時而寂寥——“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時而豁達——“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時而積郁頓挫——“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時而豪情萬丈——“會當擊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生命的酸甜苦辣,他們一一用心品嘗,因為他們深知,日子不是一成不變的,日子有萬千滋味,每一種滋味里都有生命與眾不同的況味。他們不急于趕路,因為他們知道,不管你走不走,時間總是在走的,與其匆匆忙忙慌慌張張,不如順生命之勢,坦然地享受不同階段時光帶來的饋贈。他們也不自欺欺人,所以他們從不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不渾渾噩噩地讓日子從身上白白流過。
如果你問我,我是哪一種人?我會告訴你,我是一個普普通通過日子的人。以上那三種,都是我,也都不是我。面對奔涌不息的時間長河,我慌張過,蒙昧過,也奮進過。但幸運的是,我終于有一天當上了自己生命的掌舵手,沒有再讓時間從我身上白白流過。
那么你呢?今天,你過日子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