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放學后,帶女兒去補習。送到補習的地方后,我一個人在周邊閑逛一陣。
老城里的街道擁擠而熱鬧,由于道路太窄,所以基本都是單行道,狹窄的街道擠滿朝一個方向趕路的車輛。街道兩旁是十幾年前的那種七層居民樓,底層是一間接一間的小商鋪。服裝店、翡翠店、水果店、面館、花店、零食鋪......比起堂皇的shoppingmall,其實更喜歡這種街邊小鋪,每一個小鋪都有各自的風格,或簡樸,或豪華,一個一個串在人行道上,每進一個,都看到不同的故事,出來,又回到現實。
春寒料峭,傍晚的街道有些涼意。逛到路口上,一股熟悉的烤肉香味飄然而至,左右環顧一下,不知什么時候,前面這間店鋪改成了一家新疆烤羊肉店了。窄窄的門臉,被一臺巨大的烤肉機基本擋完,只留了個一人寬的口子進出,忍不住跨了進去。店里小小的,只擺得下五六張簡易小桌子,基本上坐滿了。店主是個三十出頭的小伙子,在門口的烤肉機上熱火朝天地烤著一把烤肉,一陣陣香噴噴的煙氣撲鼻而來。環顧了一下四周,烤肉架旁邊靠墻擺了一個裝滿各種肉串的大冰柜,冰柜旁邊的墻上,貼著一張A4紙大小的菜單:羊肉串3元/串、羊排6元/串、羊肚3元/串、烤饃4元/個。
我點了三串羊肉串,撩開塑料簾子,進到里面,找到唯一的一張空桌子坐下。空氣里滿滿的都是混著孜然辣椒的焦香味。看其他桌上都擺著一個不銹鋼餐盤,餐盤上蒙著一層塑料袋,烤好的肉串就拿過來放在上面。其實不是很喜歡這種塑料袋上直接放熱的食物的方式,這種方式在北方的小店里經常能看到,進這家小店恍若穿越到了北方的某個小城。其他桌上的客人吃著烤肉,烤饃,小聲地說著話。隔壁桌上是三名男士,一人一瓶啤酒,一口烤肉一口啤酒;對面桌上是兩位女士,點了滿盤的烤肉,和切成小塊烤得微糊的烤饃;里面一桌是一男一女,點了烤肉,還有那種最老式的玻璃瓶雪碧和可樂。
老板娘戴著深色的頭巾,沒什么語言,將外面烤好的肉串拿來放到顧客桌上的盤子里,又收走吃完了的盤子到門口,將塑料袋取下來扔到垃圾堆了,又重新鋪上一層塑料袋。鋪子的最里面有個戴頭巾的老年婦女低頭在那兒默默地穿著肉串,或許是老板或是老板娘的母親吧,不知道他們為什么來到這個陌生的城市里謀生。
過了沒多久,我點的肉串來了,熱騰騰的冒著油光。肉串兩頭是精瘦肉,中間穿起肥肉,忍不住趕緊咬了一口,真心肥美!不咸不淡,不嫩不老,孜然不多不少。更喜歡中間肥肉的口感,外面微微有點焦脆,里面嫩糯化渣。
時間仿佛凝固,在這個小店里,沒有背景音樂,沒有豪華裝修,沒有笑容可掬的客服,只有食物和吃食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