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精進:自我問答
模仿“周”,我也進行一場自我問答式對話:
問:你在害怕嗎?
答:是的,每天都在害怕,下午的某個時刻會特別害怕。
問:害怕什么?
答:害怕自己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心懷遠大夢想但事實上又沒有與之相匹配的能力,目標如此遠大,到頭來一場空。害怕自己又一次做出錯誤選擇,走上一條充滿坎坷的未知的道路。
問:我難道不應該擁有夢想嗎?我的夢想能實現嗎?我渴望去名校讀書是天方夜譚嗎?
答:我不知道自己的夢想是否遠大,我也不知道自己能走多遠,雖然我特別想知道答案。當然,也沒人能給我答案。
夢想能否實現,要看自己的努力程度和各種其他因素,努力、信心、堅持、強大的內心都很重要,方法也同樣重要,千萬不能閉門造車,要懂得尋求外界的幫助!
問:你如何看待“依靠他人的成功故事來激勵自己”?
答:千萬不要盲目“依靠他人的成功故事來激勵自己”,在微信公眾號總能讀到這類文章,通常都會有非常吸引人的標題,讀過后心潮澎湃,充滿斗志。立志也要做成一番大事業!但沒過多久,曾經許下的諾言全被拋之腦后,又回歸原來的生活(懶惰懈怠沒夢想吃喝玩樂......)。放縱墮落了一段日子之后,忍受不了內心的折磨,又被一段故事重新激勵,再次斗志昂揚......總之,一直處于這樣的循環之中。聽多了就會發現哪里不對了,除了能讓自己暫時心潮澎湃之外其實沒有太大意義。
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它們只告訴我們結果卻沒告訴我們過程——為了成功付出了怎樣的努力?遇到過哪些困難?最難熬的階段是什么?怎么熬過去的?有沒有想過放棄?靠什么堅持下去的?
因此,盲目“依靠他人的成功故事激勵自己”,只寄希望于它們給自己以力量,肯定撐不了多久。
問:那這種故事不能聽、不能信嗎?
答:不是說不能聽、不能信,只是說不能盲目聽、盲目信,要懂得分辨,抓住本質。
要知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清楚了解“你所做事情的真正難度”,要有全面的信息,要清楚“了解自己”——搞清楚自己的惡習以及自己會在哪一環節被擊敗,還要找到原因,想辦法“改變自己”,如果自己不能發生徹底改變,面對困難仍采取之前的應對措施,估計只會重蹈覆轍,所以「自己」是關鍵!
問:你了解自己嗎?你現在最大的障礙在哪里?能徹底改變嗎?
答:我行動力差,不能堅持,懶惰,怕吃苦,害怕困難,悲觀,容易焦慮,懷疑自己,不堅定,不專注......
這些都是我存在的比較嚴重的問題,我要慢慢改變,愿明年的今天在回看現在時,可以做下對比,看自己克服了哪些,有什么改變。
問:您要改變,還是要繼續過原來的日子?
答:我要改變!改變思維,提升格局。改變學習方式,提高認知效率!
如果現在放棄,只能找到一個非常普通的工作,因為我自身沒有「核心競爭力」,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可以自己設想一下。或者還存有僥幸心理說,“我仍然可以努力啊,在工作時繼續學習”,我覺得很難,此刻因為困難恐懼選擇了放棄,未來我還是一如既往選擇放棄,因為這就是我一貫的處理方式!思維就是如此!
另外,我現在選擇考研不是單單為了一個文憑,而是要讓自己具有「核心競爭力」,讓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環境真的很重要!我處于怎樣的環境將會極大決定我未來的發展!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