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如何使“差等生”健康成長,一直是教師、家長關注的熱點話題。探討這個問題,首先應從研究“差等生”的特點入手。“差等生”的特點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三點:
? ? ? ? 一是學習成績差。學習成績差是“差等生”最明顯的特點之一,原因是多方面的。
? ? ? ? 首先,由于與生俱來的智力低下,使學生在接受知識、動手、動腦等方面與一般同學存在一定差距,這可能就是大家稱之為“腦子笨”的人,如果課任教師及這部分學生本人平時不注意加班加點、課下用功,久而久之,學習成績就會下降,基礎就不牢固,嚴重制約著進一步的學習提高,這是學習成績差的關鍵因素。
? ? ? ? 其次,是受社會和家庭影響。當前在社會上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學習無用論的觀點,有的家長認為,孩子“腦子笨”學習沒有出息,學不學無所謂,不如早掙錢現得利;有的則認為,即使大學畢業,國家也不包分配,家長也沒能力給孩子安排工作,學了也沒有出路;更有的認為,如今腦體倒掛,從事腦力勞動不如體力勞動掙錢多,就是在建筑工地當小工,每天也掙也不少。由于受社會和家庭知識無用論的片面影響,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誤導,這也是造成學習成績差的一個重要因素。
? ? ? ? ? 二是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自尊自愛、自強不息,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的強大精神支柱。“差等生”尤其如此,一旦失去了自尊心、自信心,學習也就失去了動力。
? ? ? ? 為什么“差等生”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呢?一方面是由于學習成績差,受教師、家長批評多,同學們也有不同程度的歧視,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使“差等生”感到自卑,難以在人面前抬起頭來。加上教師、家長有時不僅語出不遜,而且當眾體罰。所有這些都嚴重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著名教育學家霍蘇姆林斯基說過:“兒童心靈最敏感的角落就是自尊心”。另一方面,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一定限度,當前學校教育缺乏對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學生普遍存在缺少耐力、缺乏韌勁,尤其是“差等生”這方面更是突出,它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 ? ? ? 顯而易見,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嚴重障礙“差等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也是“差等生”之所以稱為差的內在特點之一。
? ? ? ? 三是某些方面有特長。看“差等生”也應同優等生一樣,一分為二。“差等生”自有其差的特點,也有其好的優勢,在某些方面還有特長,這一關鍵特點,往往被老師、家長所忽視。
? ? ? ? 有的孩子學習成績雖然差,但遵守紀律、關心集體、樂于助人、肯吃苦、愛勞動、思想品質好;有的則在體育、音樂、繪畫等方面比其他同學天賦高;還有的在生活自理能力、獨立完成任務等方面好一些。總之,無論學習成績多么差的學生,都有其好的一面,這個閃光點千萬不能忽視。
? ? ? ? 縱觀“差等生”的特點,按照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以樹立自信心為基礎,以提高學習成績為突破口,以促其健康成長為目的,對“差等生”應采取三條措施。
? ? ? ? 一是褒揚閃光點,樹立自尊心和自信心。這里所謂閃光點就是優點或特長。曾經記得一位廠長說過:“要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不要總盯著別人的缺點。”教師更應該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對“差等生”取得的一點點進步,教師要不失時機地鼓勵、鞭策,積極引導他們取得更好的成績,以喚醒其日益消失的自尊心。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不僅使學生看到缺點,更應該讓學生認識自己的優點,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增強克服缺點、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
? ? ? ? ? 二是因材施教,誠心幫助,努力提高學習成績。我們既然承認人在智力方面的差異,教師在教學時就應該區別對待,因材施教。
? ? ? ? 首先,對“差等生”要有更大的付出。對一般學生來說用三十分鐘就能教會的知識,可能對“差等生”就要用四十分鐘;對一般學生來說一點就通的問題,對“差等生”來說就可能三番五次、不厭其煩、繞來繞去地反復啟發、誘導。這就要求教師既要有耐心,又要有科學的教育方法。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 ? ? ? 其次,要平等對待“差等生”,誠心與他們交朋友,使他們真正體會到教師真正是在幫助自己學知識、求進步。對“差等生”要民主教學,不能有學霸作風。達到一個目標,可能有多種途徑,強制學生按教師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不是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要真心對待“差等生”,要有師長的風范,更要有朋友的真誠。
? ? ? ? 三是樹立遠大理想,爭做有用之材。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教育的責任就在于為國家、民族培養有用之材。生產的失誤是產生次品,教育的失誤將毀掉國家、民族的希望。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應當充分認識肩負的重大歷史責任,教育好每一位學生。
? ? ? ? 首先,要幫助學生尤其是“差等生”樹立為國家、為民族而學的遠大理想。一個人如果沒有理想,沒有奮斗目標,也就失去了前進的動力。曾有一位教師問學生:“一個農民和一位科學家相比,誰對國家的貢獻大?”,當然,這位教師沒有貶低農民的意思,而是想通過這個問題,幫助學生樹立為國家、為民族而學習的遠大志向和抱負。
? ? ? ? 其次,要教育學生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刻苦學習。未來世界是科技時代,市場經濟也是知識經濟,經濟的競爭在于科技,科技的競爭在于人才,沒有知識的人將失去立身之本。勤能補拙,先天不足不可怕,只要勤奮學習,笨鳥先飛同樣可以早入林。
? ? ? ? ? 青少年時期正是學習文化知識的黃金時代,每一名學生都應當珍惜大好時光,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學習,為將來建設國家打下堅實的基礎。
? ? ? ? ? ? ? ? ? ? 于1998年10月辛集
長按二維碼關注辛集壹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