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學習理財是一件投資回報率極高的事情。越早學習理財,對個人實現財富自由有一定的幫助。當然,對于初入職場的童鞋而言,提升個人能力,讓自己盡快得到升職加薪的機會,會對理財收益來得高,但這2者不沖突,只是先后問題罷了。以下為個人學理財的第3次筆記。如果覺得文章不錯,可以點個喜歡,也可以在末尾留言,與我一起交流學習哈!
1.常見品種介紹(理財產品金字塔,風險由低到高排)
(1)日常低風險的投資品:國債、定期存款、地方政府債、貨幣基金、國債逆回購。
a.國債:即為國家發行的債券,相當于是國家向個人借錢,并給予一定的利息。
b.定期存款:即為你把錢定期存在銀行,獲得一定利息。
c.地方政府債:地方政府發行的債券。
d.貨幣基金:如余額寶。
e.國債逆回購:個人通過國債回購市場把自己的資金借出去,獲得固定的利息收益
延伸了解,國債逆回購——
國債逆回購的投資介紹
定義:國債逆回購等同于短期貸款,投資人期望收益,貸款人需要急用現金,以國債作為載體進行交易。安全性高,于投資人而言是短期投資方式的一種。
品種:國債逆回購的品種主要按地區和投資周期來分,深交所和上交所都有各自的國債逆回購品種,短期的逆回購是7天以下,長期是七天以上。短期收益高。
買賣:逆回購操作與股票、基金等的投資方式不同,買入=賣出,賣出100=買入10000,賣1,收益率為1對應的收益率。購買方式,可以通過第三方股票平臺,比如,東方財富網APP。
(2)中風險理財投資品(同樣由將風險由低往高羅列):基金、企業債(AA級以上為優)、股票。
a.基金:將錢投資于基金,相當于是把錢交給基金公司打理,收益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基金經理的能力,因此,通常購買基金時,一要,縱向的看基金歷史表現(可通過晨星基金網查看),二要看基金經理在該公司所呆的時間(這個主要是看對業務的了解情況)
b.企業債:由企業發生的債券,風險較國家、政府發行的要高。
c.股票:通俗理解:買股票,就相當于是購買某家公司的所有權,你就是股東(只是大小不同而以)。通過購買股票來獲得收益。
百度百科解釋:股票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
注:股票與債券的異同點
a.相同點:都為有價證券
b.不同點:
- 發行主體不一樣,股份制公司才有權限發行股票。
- 投資風險不一樣,通常購買債券風險比股票低,除非出現破產情況,否則都是保本的,且收益是在購買前就能知道的。而股票則不一樣,購買股票相當于是購買了公司的所有權,沒有保本一說,受公司內外環境影響,如,公司的經營能力、股票市場的變化等等。
(3)高風險的理財產品:P2P、信托、外匯
在此不做介紹,有興趣的童鞋自行問度娘。
2.風險評測及購買渠道
風險評測:對于新手在理財之前,最好是先做一下理財風險評測(根據你的購買渠道,通常在你初次投資都會讓你先進行測試),個人認為這個有必要測試下——知己知彼才是好的開始!
購買渠道:
股票&基金
(1)證券公司開戶購買:一些場內基金(場內即為股票市場),需要在證券公司進行開戶,才能購買。
(2)非場內基金購買渠道:可通過銀行賬戶、基金公司網站、APP等渠道購買開放式基金。
我現狀用的主要是APP:
(1)天天基金APP:選這個平臺的原因是,它就如同基金超市,種類多,操作方便。
(2)東方財富網APP:選這個平臺的原因是,可以直接購買一些ETF基金、以及購買國債逆回購產品。
(3)蛋卷基金APP:選這個平臺的原因是,它根據個人的特點,推薦了不同的基金投資組合產品,相當于是請它幫你投資。
(4)洋錢罐APP:不是特別了解,偶爾有活動時玩一下。
小結:
理論指導實踐:
(1)在月底或者年底,如果手頭有閑錢,倒是可以考慮買點國債逆回購
(2)對于應急金放在余額寶比放在銀行來得實惠。(余額寶7日年化收益率為2.46%,銀行存款1年期1.5%)
(3)個人屬于保守型的建議投低風險的,在后續逐步提升個人的理財能力后,可以逐步改變自己的理財方式。才能讓自己跑贏C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