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兒家在城北,丁當家在城南。小時候,那座小城的街長長的,丁當向北走,從日出到日落,才能見到玲兒,然后跟她說:
我看見早起的蝸牛爬過的地上,有一道彩虹。
玲兒很開心,她也看到了,就在丁當的眼里。
丁當不怕走夜路,他身上有一串小鈴鐺,銅的,輕輕一晃就會有叮叮當當的聲音,和玲兒的笑聲一樣。那是玲兒送給他的,用紅色的線串在手上,玲兒還說,想她的時候就可以晃晃鈴鐺,她能聽到,這樣他就能聽到她的笑聲。
小城就那一條街,每天早起晨練的老大爺都能看見一個扎髻的小男孩從城南往城北走,寒來暑往,一直如此。
玲兒家門前那棵柳樹一圈圈變粗,丁當有一天突然發現,那條長街好像變短了,他總是后知后覺,就像玲兒跟他說她要嫁人的時候,他才發現,玲兒的及腰長發上,不知什么時候多了一個木簪。
玲兒出嫁那天,丁當對自己說,開心點,今天可是玲兒的大喜日子呢,可是,他沒有去,他沒能把那句祝福親口說給她聽。
轉眼間不知過了幾個秋天,玲兒都快要忘了,那個小時候一直從城南跑到城北來找她的傻丁當。
丁當在玲兒出嫁的第二天就離開了那座小城,帶著那條勒在手腕上的鈴鐺手環,一個人走了。
再回來的時候,丁當的鬢角已白發零星,就像枯黃的柳葉,秋天落的時候總會歸根。
從城南到城北,丁當還記得,一共有二十六株垂柳,如今他又故地重游,走了二十六步,到那株最粗壯的柳樹下。剛好有春風吹過,有片伏在枝上一冬天的葉子簌然落下,響起一陣叮叮當當的清脆笑聲。
丁當抬頭,樹干的枝丫上,一個用紅繩串起的鈴鐺,正在風中搖晃,一聲聲,回響。
丁當沒仔細看過,那對手串綴著的鈴鐺上,有兩行字: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