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心里,都住著一個七月,一個安生,一個看似放蕩不羈四處流浪卻極度渴望著安定的安生,一個看似乖乖聽話安靜平和過著象牙塔的生活卻極度渴望著自由的七月。
生活就是各種矛盾的集合體,只是有的矛盾早早就凸顯出來,讓我們早早防備并解決。而有的矛盾,卻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的在積累,在醞釀,等你毫無防備時,突然爆發,令你猝不及防驚慌失措。
就像安生,從小到大,好好學習,聽爸媽的話,按著已經計劃好的軌跡行走。高中,大學,工作,婚姻,一切都被安排得很好,至少在蘇家明從婚禮上消失之前,人生幾乎沒有出現過意外,用歲月靜好四字形容完全不過分。
雖然沒有走出去看外面熱鬧的世界,終日呆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擁有著穩定的工作,自己選擇的愛情,以及尚且健在并且疼愛著自己的父母,這樣子安逸的生活,是多少個像七月一樣的我們心心念念夢寐以求的生活。
但是,當蘇家明沒有按照預想的劇本,走到婚禮現場的時候,原本屬于七月風平浪靜的生活瞬間就破滅了。多年來,七月與安生之間積累的矛盾終于通過家明逃婚這一形式爆發,沒有一絲絲防備,安生遠走他鄉退出七月與家明的視線,放棄也許自己爭取一下就可以屬于自己的愛情,但是選擇走開,選擇成全七月的愛情的安生怎么也沒有想到,家明竟會逃婚,好想求一下此刻安生和七月兩人的心理陰影面積。
剛開始我以為,七月真的是一個極其文靜溫婉的菇娘,但是快到結局時才發現,原來十三歲那年的那次惡作劇,竟然是七月在后面推了猶豫不決的安生一把,原來外表文靜的七月,竟深藏著如此放蕩不羈的內心。
多年來,甘愿呆在深閨不出遠門的七月是怎樣度過一個又一個沒有安生陪伴的夜晚。也許,當自己那顆渴望遠方的心躁動時,總是從那些經過安生之手從遠方寄回來的明信片中,得到幾絲安慰。
也許七月自己都沒有料到自己內心對自由的向往,籠中鳥怎么可能不向往藍天呢。所謂的,自己年輕時往外闖往外沖的那股熱情,全部都寄托在了安生不斷流浪的那幾年,安生替自己看了世界之類的話,不過是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罷了。
生活與內心兩者之間的矛盾,或許就能夠解釋,離開家時毅然決然的七月了。曾經安生走過的每一個角落,七月都決定,自己再去走一遍,想象著當時在外漂泊著的安生的感受。嘛嘛說,女孩子總是要經歷一些辛苦,但是我希望,我的七月,不會那么辛苦。在外流浪的同時,卻享受著自由的七月這才發現,或許這樣的生活才更適合自己。也許,當七月剪掉及腰長發,留成干練短發的那一刻,她才明白自己的內心吧。或許,她早就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比如去爬山時,不知為什么,體育細胞并不怎么發達的她,一個人跟在安生和家明屁股后邊竟然也能爬上去的那一刻就已經了然。只是那個時候的自己,無法在愛情和友情之間做出決斷。
安生說:我只想活到27歲。可是,最后,真正只活到27歲的人卻是七月。終于,我和你,就像是互相交換了人生。安生,最終也活成了曾經的七月的模樣,你即是我,我即是你,我和你,互為對方的影子。
你好,七月;再見,安生。原來,安生,也可以如此恬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