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花幾分鐘時間回顧一下,選擇大學的時候你是怎么做決定的?選擇結婚對象的時候你怎么選擇的?在哪里買房你是怎么定下來的?
如果你的答案是跟父母討論,或者是找朋友親人提建議的話,你是怎么從中選擇的?有時候,很多人在大城市遇到挫折的時候會聽父母的話,回到小城市里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他們說,我拗不過父母所以我回來了。
但事實上,很多時候其實父母是拗不過我們的。舉一個最日常的例子,當我們在準備結婚的時候,結婚對象即使父母在不喜歡最后也只能接受我們的選擇。因為和這個人過日子的始終還是我們,承擔責任的還是我們。其實點就在責任上了。當我們把選擇推給別人的時候,其實是我們不敢也不愿承受選擇的后果,而有人替我們做選擇了,我們最后就可以把責任推卸得一干二凈。但這又有什么用呢?這就是你把人生過得這么糟糕的原因嗎?把責任推卸出去的行為也太過荒謬了,自己的人生就算是錯,也是自己的選擇難道不是更好嗎?
可能不敢做選擇并不怪你,不敢做選擇還有另一個原因,價值觀不清晰。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怎么做選擇?所以,我們要打造一個自己的價值觀,才能選擇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人生。
除了經常問自己什么最重要,日常做選擇也是很好的鍛煉方式。當我們考慮要不要買這件衣服的時候,寫下來考慮的因素、然后給它打分,再來評判這個因素的必要性,最后最重要的是要經常復盤,把這件事情應用在生活大大小小的讓我糾結的選擇里面,最后就能熟能生巧。
學會做選擇才能讓自己的生活妙筆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