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日歷,2020年的6月也只剩下20天了。一年的時間在轟轟烈烈、擔驚受怕和小心謹慎中已經(jīng)過去了一半了。
望著窗外明媚的陽光,聽著對面小學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我問自己:這半年你都干了些什么?
時間回到2020年1月。我們的培訓(xùn)班剛剛有了起色,放了寒假的學生們都慕名而來,想在校區(qū)明亮的課堂里,狠狠地學習20天,把在學校里沒有完全掌握的知識再認真過上一遍。
13號正式開課,11號和12號兩天報名收費。原本就人手不多,偏偏有個老師嚴重感冒不能到校。
我和翠翠還有小樹三個人,從早上8點開始到晚上10點,一邊接待家長咨詢,一邊報名收費,同時還要了解每一個孩子的學習狀況,按他們的實際情況搭配課程,進而打印出相應(yīng)的聽課講義。
兩天下來,翠翠和小樹還好,畢竟他倆年輕。我已經(jīng)累到腳掌疼痛,小腿腫脹,腰疼得直不起來。
13號早上我6點起床,匆匆洗漱,匆匆吃了早餐,趕著7:30分就到了校區(qū)。這時候翠和小樹還有晨他們也已經(jīng)到校。
7:50分,第一批30個學生呼啦進校。我們教學生們開電腦,登陸帳號,給他們分發(fā)聽課講義,8:00準時開始上課。
30個座位,150人次上課,需要一天5班倒,中午只有一個小時休息時間,晚上回到家里就已快11點了,洗洗涮涮,上床休息時就快12點了。
如此這般,十幾天下來,我感覺我的腦袋都不在自己脖子上了,累到快要找不到自己。
臘月二十八日晩上還沒送走校區(qū)最后一波學生時,就收到了縣教育主管部門的通知,疫情蔓延,要求立刻讓學生回家,關(guān)閉校區(qū)。
送走學生,打掃完校區(qū),回到家里已經(jīng)快12點了。拋開疫情不管,我終于可以休息一下了。
高強度忙碌之后,突然閑了下來,正好可以拾起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讀書喝茶,享受清閑。
疫情蔓延,春節(jié)宅家不出門。沒有親朋好友來串門,也不去親戚家拜年。一家人各自宅著,愛唱歌的起早貪黑練嗓子;要考工作的挑燈夜戰(zhàn)做真題;我喜歡安靜,便把自己關(guān)在臥室,讓自己暢游在文字里。
最初的閱讀沒有目的性,只是憑著感覺和喜歡,讀過了也就讀過了,很少寫讀后感,最多寫幾句發(fā)個朋友圈,間接性地告訴朋友們我在干什么。閱讀只是一種享受。
直到有一天在喜馬拉雅聽書時,無意中發(fā)現(xiàn)弘丹的講座,說是可以把讀過的書變成錢。
我很好奇:讀書還可以掙錢?于是便點進去聽了幾集。其中弘丹講到如何寫書評、讀后感、聽書稿、講書稿。
這些年盡管沒讀多少書,但陸陸續(xù)續(xù)也讀過了不少,小說、散文、美文之類的書也買回來不少,但從來沒有想過要用讀過的書去賺錢。
弘丹還講到了一個可以很容易上手的寫作平臺,這個平臺就是簡書。
我這個人別的沒有什么可取之處,但好奇心一直都很強。只要我感興趣的我都要研究研究。前些年網(wǎng)絡(luò)上流行Flash動畫,我就在電腦上下載了軟件,又去書店買回一本教程,硬是讓自已拍的照片在Flash軟件中動了起來。
為了讓圖片更好看,我還買了ps教程,下載了PS軟件,學會了圖片處理。
現(xiàn)在知道了有個平臺可以隨心寫作,便毫不猶豫下載了簡書,注冊后寫了第一篇文章,然后參加了日更計劃,開始每天寫一篇文章。
我的初衷是想試一下,我能不能也可以寫寫書評和聽書稿,講書稿之類的文章。或許可以真的把讀過的書變成錢也說不準。
但我在簡書上試著寫了三篇聽書稿之后,發(fā)現(xiàn)那真是一個苦差使,比我當年做Flash動畫還苦。
我的原則是怎么舒心怎么活。于是,不再執(zhí)著寫聽書稿。開始我手寫我心,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每天都堅持寫,從最初的幾百字到現(xiàn)在的一千多字兩千字,我感覺我在追逐文字的路上進步了很多。
每天發(fā)布一篇文章,還可以得到小小的收益,有時候參加個講座,寫一篇復(fù)盤文章,還可以獲得主編打賞獎勵。
80多天下來,我在簡書上一共收益168元,雖然掙得錢不多,但很有成就感。
寫作是一種輸出,需要有大量的輸入做后盾。所以,這168元也可以算是把我讀過的書變成的錢吧。我很知足。
年已過半,追逐文字的夢卻剛剛開始。起初以為這個夢會很美好,但夢開始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非常艱辛的夢。用朋友的話說就是一個很燒腦的夢。
有人說:“寫作,是一件快樂的事,也是一件需要你坐斷寂寞的事。”
的確,一杯茶,一臺電腦,手指不停地在鍵盤上飛舞著,時間不知不覺間就過去了,很多煩事惱事都隨著不停的敲打聲煙消霧散。
而每天幾個小時的苦思冥想和不停地敲打,就會疏遠了家人,疏遠了朋友,讓自己變成了孤家寡人。
但快樂也好,寂寞也罷,對文字的熱愛依舊。追逐夢想的路上,也許不會成功,但相信一定會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