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度科考時。
萬千學子背井離鄉,希望成為皇帝臣子中的一份子。
陳淵,便是這萬千中的一份子。出身貧寒,十年寒窗苦讀,等的便是這日。
他從家鄉赴京,途中突下暴雨,他那破了洞的傘根本無法抵擋,萬般無奈之下只好找到附近的一處酒樓歇下。迎他的是樓主人與他的女兒。
樓主人看起來四十幾歲,一臉的老實憨厚。他本只想避避雨,樓主人告訴他,看這雨的勢頭沒有幾天怕是停不了。他決定住下,樓主人的話不一定真,但一路疲勞,也實是想好好歇息幾日。
樓主人女兒名為桃花,他開始還心中想這名起的甚是隨便,可后來便覺得,她真是人美如桃花一般,一身青衣卻是人比花嬌,真不知是因像桃花而叫桃花還是因叫桃花而像桃花。
他覺得桃花對他真真是奇怪,待他總與旁人不同。通俗一點就是,獻殷勤,在他溫書時總在他身旁,好似甘心當丫鬟,磨墨,端茶,倒水。
他想起小時父親對他說的俗語,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但非奸即盜這個詞怎么樣都無法安在這樣一個如桃花一般的女子身上。
他把這一切歸結為他是讀書人,畢竟在這個朝代,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他覺得,所有的店家都像供祖宗似的供讀書人,誰知道在自己店中住過的學子會不會成為將來的狀元爺,自是不敢得罪。他認為桃花這么做定是樓主人吩咐的。他便也不推辭,他有自信,他日必將功成名就。
閑時他便教桃花識字,桃花做生意時機靈,在這上面卻實是遲鈍,但她勤奮每日有空便勤加練習。他教了她一句“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學會后她甚是欣喜,每日都要念一遍給他聽,他也慢慢喜歡上了這句詩。
他不知道,到底是喜歡這句詩,還是喜歡每天念這句詩的人。
真如樓主人所料,這雨一連下了幾日,他是一半歡喜一半愁。
歡喜的是可以再多歇息幾日,可以與那桃花在多相處幾日。愁的是這樣推遲,耽誤了進京的時候可不好,再者說,他身上的盤纏也不多了。
他也不知道為什么現在每每與桃花相處時會心中歡喜,自小父親便監督他每日讀書,連女孩子都沒見過幾個。或許,他真的如同家中祖母所言,“有了心上人”罷。他懵懵懂懂的明白了自己的心事,可卻不知那位“心上人”的心意。
雨停后的幾天,原本泥濘的路,也可行走,他打算再住一夜便離開。
在最后一夜,他明白了。桃花的父親并沒有讓她做那些獻殷勤的事情。桃花的心中,是有他的。喜歡的人也喜歡自己,多么幸運的事情。
他對她說“待我金榜題名之日,便是明媒正娶之時。”那是他一生中許下的最大的諾。
她欣然相許。在她心中,題不題名都沒關系,只要他在便足矣。
不久,放榜。
寒門弟子陳淵高中狀元。
放榜后,陳淵被一位富甲京城的商人搶了去,想要他娶自己的女兒。那小娘子名曰裴雅,也的確人如其名,端莊高雅,那商人安排他們在桃花樹下見面,桃花瞬間成了裴雅的襯托。
裴雅見他身形修長,相貌清俊,雖是出身寒門但既高中狀元,自是前途無量,便也心喜。陳淵本不愿意娶什么富商的女兒,但見了這裴雅,便也沒什么意見了。
只是這桃花,總讓他覺得有什么地方不對。這兩人立于林中,儼然是一對璧人。
陳淵并沒有立即答應,而是說要先考慮考慮。見他沒答應,商人也是心急如焚,怕他瞧不上自己女兒,而女兒看起來又喜歡的打緊。
這可如何是好?商人邀請他暫住在這,他百般推辭,但那堂堂富商為這事擺出一副不答應我便死與你看的樣子,他也只好無奈答應了。
中榜之人要等待皇上召見,在這期間,陳淵也無事可做,便在裴雅的請求下叫她識字,她很聰明,學的很快,他還教了她一句詩,“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這是他喜歡的一句,裴雅學會后很是欣喜,這份欣喜,看在他眼中,卻是如此熟悉,卻又恍若隔世。他搖搖頭,把那些奇怪的想法趕走,心想,只是胡思亂想罷。
皇上見了陳淵甚是欣賞,破例提升他為從五品。還允許他回鄉探親,這是往年狀元少有的殊榮。
桃花聽說了朝上狀元爺要回鄉,連夜趕到了陳淵的家鄉。她在陳淵曾出發赴京的渡口,每日每夜的等,等累了就回附近住的客棧睡,第二天繼續等。
因為陳淵曾告訴她,倘若他返鄉,定會經過那個渡口。
陳淵明媒正娶的,是裴雅。他的家鄉離京太遠,消息并未傳到。
第二天,陳淵帶著裴雅返鄉。
狀元回鄉并沒有大張旗鼓,只是帶了幾個仆人,趕路回鄉。陳淵并沒有經過那個渡口,但他回家時向那渡口望去,有一個青衣的小娘子在那里站著,不知在等誰,又覺背影有些熟悉,然后又暗怪自己,定是魔障了,總想些稀奇古怪之事。
陳淵帶著妻子,在村里四處觀光。途徑那渡口,那小娘子依舊站在那里。他心生好奇,走過去問:“小娘子生的俊俏,不止是否在等情郎?”桃花聽見這聲音,心中心潮騰涌,他是忘記我了么?還是……定是有了新歡罷。
她不知,她看陳淵的眼神變得極其幽怨,好似他搶了她情郎一般。陳淵被她看得發怵,“小娘子,別這么看我,我可沒搶你的情郎。”
桃花別過頭去,但就是沒說話,她害怕自己會哭出來。陳淵見自討沒趣,便也不理她,帶著裴雅到了別處去了。
腳步聲漸漸遠去,確定他們已經離去,桃花才敢哭出聲來。然后回到了自家酒樓。她家的門檻早已被踏破多次,她沒有了以前的語言犀利,多了一份溫和言辭,更讓求親者覺得心聲希望。
陳淵每每路過那渡口,總會想起那小娘子,可自從那次變相調戲了她一次后,渡口便再沒有那青衣佇立貌若桃花的小娘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