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延相昊導演的一部喪尸題材的電影火了,高潮起伏的劇情把觀眾也帶到了這場浩劫。劇情大致是說一輛開往釜山的火車上出現了喪尸,隨后出現了大規模廝殺感染,最終得以存活的是一名孕婦和兒童。
在死亡面前,人性最丑陋同時也是最真實的一面得以展露:自私,冷漠,殘忍。
每個人對優秀作品的定義都不同,于我而言,一部電影讓我有想要抒發的欲望,那它就是好電影;一本書讓我有想要做摘記的欲望,那它就是好書。
無疑,《釜山行》是一部優秀的作品,我想導演的最終目的并不是想要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是多么的丑陋以及人性有多么的禁不住考驗,而是告訴我們無論在什么時候都不要放棄愛,去相信,愛能救贖骯臟的鬼魅,愛能讓我們看到清晨的第一縷陽光。
我記得有人說過這樣一段話:愛,超越了一切規則和界限,愛是包容,是忍耐,是奉獻,它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無休無止。
1.愛是“為了你我也可以善良”
影片的男主石宇是一名基金管理人,由于工作上的不重視,他變的及其自私與冷漠。在災難發生的時候,女兒將座位讓給一位老太太,他卻告訴女兒只要保護自己就行。
當胖大叔和妻子即將跑進安全車廂時他卻依然選擇將門拉上。
當人群在大田站下車時,他明知會面臨被隔離的命運,卻仍是不管不顧。
可當女兒哭著說:“爸爸啊,你只知道自己,所以媽媽才會離開你”時,男主在女兒的淚水里看到了絕望,他突然開始害怕起來,他怕自己的自己與冷漠終有一天將女兒也趕走。
也是從那一刻起,他決心改變那樣的自己。當乞丐被困在喪尸群時,他甚至毫不猶豫的沖過去救他。當劇情后半部分他們一行人逃到15號車廂時,他揮舞著拳頭砸向那名高官流著淚問為什么的時候,其實更多的是在問自己,因為自己曾經和那名高官一樣,也曾將他人的求生拒于門外。
因為愛,所以想成為你的英雄,成為你愛的那種樣子。
2.愛是“對不起,還沒來的及說愛你”。
珍熙一路追隨榮國踏上了這兩開往釜山的列車,面對珍熙直率的表白,或許是青春期男孩固有的羞澀,也或許是還沒讀懂自己的心。
總想著來日方長,有機會再愛。
珍熙被毒咬后躺在地上時,榮國那扇拼命敲砸的門已經打開,可他仍是跑回去抱著珍熙哭的手足無措。
看著逐漸尸變的女孩,榮國只能緊緊抱著她一遍一遍的說著對不起。
對不起,其實我也愛你。對不起,沒有能夠保護好你。對不起,還沒來的及說愛你。
同樣來不及愛的還有那個胖大叔,胖大叔是劇中充滿正義和男人味的角色。
歷經重重艱險,一路斬殺惡魔,卻終是等不到肚中胎兒的出世的那天。影片剛開始妻子說道孩子的名字還沒取好,因為爸爸太懶,或許當時總想著以后再取吧,誰能想到“以后”其實也可以很短暫呢?
我想,大概人類的本質是樂觀主義者,總堅信未來還有很多的時間可以安放青春和思念。
殊不知,以后或許只是明天過后。
不要總把命運交給來日方長,趁還愛一個人的時候,就告訴他把;趁還思念一個人的時候,就去看他吧;趁世界還大你還跑的動的時候,去擁抱他吧!
3.愛是“離死亡最近的時刻我只想到你”。
人在臨死前,腦海里浮現的那個人一定是你這輩子怎么都愛不夠的人。
男主的老母親在被喪尸攻擊后,憑著最后一份意識撥通了男主的電話,一邊強忍著病毒的侵蝕,一邊斷斷續續呢喃著自己對孫女的愛:“秀安,我的秀安,我是那么的愛她。”
還有那個自私自利的高官,盡管整部影片中他都是扮演著一個十惡不赦的角色,犧牲他人的生命只為了換取自己的安全。可即使是這樣一個冷血無情的人在尸變后想到的仍然是回家看望自己的老母親。“先生,我怕,請我回家吧, 我真,我真,,,, 我媽媽在家等我呢。 ?我家地址是,, 釜山市,,, 水營區,,, 廣安洞,,, 救救我吧!”
全程最催人淚下的莫過于男主尸變的那段鏡頭,厚重的鐵鏈,疾馳的列車,還有逐漸蔓延的尸毒。
當臉頰出現了血紋時,他想到的是女兒新生時的小腳丫。
當眼睛開始混沌時,他看到的是女兒溫暖的睡顏。
在躍下列車奔赴死亡時,他是笑著的,因為那一刻他看到的是最愛的人。
死亡真的是一件很神奇的事,它讓你變得最為丑陋心計,又將你心底最純真的愛展示出來。
愛是即使面對死亡我也只想見到你。
4.愛是“在你面前我承認我的害怕”。
胖大叔的妻子身懷六甲,理應是若是群體。可當發現身邊的人是年邁的老人、弱小的兒童以及瑟瑟發抖的乞丐時,她收起了一切恐慌,展示了自己的堅強。
她讓所有人先進入那間擁擠的洗手間,殊不知身后就是張著血盆大口的喪尸,即使是這樣,她也從未發出一聲尖叫,永遠抿著嘴唇將所有的無助獨自吞下。
可當丈夫的電話打來時,她卻尖叫著說:“混蛋你快來!”
在愛的人面前,哪里還需要故作鎮定,因為深知那個人總有辦法護自己周全,便將所有的恐懼綁上信任,一并交給他。
女兒秀安,約莫十幾歲的模樣,卻總有著與她年齡極不相符的成熟與冷靜。起初她與父親的關系十分的生疏,在面對鮮血淋漓的死亡與廝殺她沒有流過一滴眼淚。
許是應了那句話,沒傘的孩子只能比別人跑的更快。沒有感受到多么的濃烈的父愛,她根本不敢表現自己的害怕。
可在這張災難中,短短一天不到的時間,她似乎讀懂了父親對自己的愛,也深深的愛上了自己的英雄,
她問道:“爸爸不害怕嗎?”
爸爸:“ ?害怕,爸爸也害怕。”
女兒:“ 剛剛真的很害怕, 怕再也見不到爸爸了”
我想猜,那或許是她第一次在父親面前承認自己的害怕和無助。
又怎么會不害怕,誰會是天生的勇士,只是有時候生活不給我們害怕的資格和權利。
但總有一天,我們都會遇見愛,遇見屬于自己的英雄,他會看懂我們的害怕,脫下我們的堅強。
5.愛是“因為愛你,才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影片的最后是一位孕婦牽著一名兒童走過一堆堆尸體的場景,在無法確認是否感染的情況,軍隊下達了射殺的命令。
不禁感嘆政府的道貌岸然,誰能想到說著相信政府,政府定會護國民周全的人與那個不帶任何感情說射殺的人會是同一個呢?
就在狙擊手即將扣動扳機的那一刻,女兒秀安的歌手響起。那是那首為爸爸準備的歌曲,幽暗的隧道中,飄蕩著的是對爸爸的愛,也正是出于這份愛,才阻擋了子彈的爆破。
孕婦和兒童,無疑是最弱勢的群體,他們的存活背負太多的犧牲和淚水,因為愛,得以穿山越嶺,因為愛,得以刀下留人。
因為愛你,才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導演獨特的拍攝手法,讓我們在每一重絕望中都能看到愛的影子。
相信愛的力量并勇敢去愛是這部影片想要向我們傳達的理念。
不要在說什么世態炎涼人情冷暖,也別在說什么再也不相信愛,人生的道路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趁還有愛的能力的時候去愛吧。
羅曼羅蘭說過,這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想后依然熱愛生活。
無論在什么時候,都不要放棄愛,因為人性本惡,所以我們才需要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