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小時候,仿佛拿著“回憶”的鑰匙打開塵封已久的兒時“記憶”盒,里面的眾多往事,隨著時間的流逝,顯得更加珍貴,難忘!
我的小時候生活在安徽的一個偏僻小鎮里。小時候的那里是一片廣袤的平原大地,肥沃的土地上更迭著四季莊稼的變換。小時候的天空是清澈的藍,云是特別干凈的白,圍繞在村子邊上的大大小小的河流水質清潔,有水的地方就有成群的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
小時候,農村里沒有幼兒園,而我還不到上學的年齡,爸爸在遙遠的外地工作,每年只有在農忙的時候才能見到他;媽媽總是起早貪黑的在莊稼地里忙忙碌碌的干活;哥哥、姐姐忙著上學、讀書;每天只有小腳的外婆顫巍巍的在家里忙里忙外,我就成了小腳外婆的跟屁蟲,她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間或幫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去把竹籃里癟的麥子撒給小雞小鴨吃;或是去雞窩里撿熱乎乎的雞蛋,鴨圈里拾鴨蛋(小時候感覺鴨蛋好大,我要用兩只手去捧,一只手都抓不過來)。最快樂的是把一大群搶食吃的小豬仔分開,那時候的小豬仔很有力氣,有幾次直接把我撞倒在地,嚇得姥姥顛著小腳飛快地跑過來把我拉起,但我依然喜歡和它們玩,摸摸這個,拍拍那個。
終于到了上學的年齡,與哥哥、姐姐一同背著書包去上學。在學校,學會了認字,學會了讀書,感覺心胸、視野一下子開闊起來,很多懵懵懂懂的小問題經老師一講便豁然開朗。知識淵博的老師,活潑可愛的同學,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讓我應接不暇。我每天都沉浸在知識的海洋里,感受知識帶給我的無窮樂趣!
記得小時候,只要天氣晴朗,學校沒課,我就跑去離村子不遠的小河邊,躺在長滿茅草的河堤上,仰望天空,看藍天上的白云從我的眼前飄過,它們變換著各種姿勢,你追我趕,嬉戲追逐。間或有成群的鳥兒“嘰嘰喳喳”的加入它們,給空闊的天空增添更多的樂趣!
我躺在柔軟的茅草上,默默背著剛學過的詩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我的小時候生活在平原,沒有見過高山,大海,更沒有聽過瀑布!想著老師給我們描述的高山、大海、瀑布的樣子,想著詩句中的美景,想著自己登上高山會是什么樣的感覺?好想親口嘗一嘗海水,是不是像老師說的:“海水很咸”,想著親眼見到瀑布時會有什么樣的體會?想著想著竟然睡著了,一覺醒來卻發現躺在外婆的床上,恍惚間想著,是不是哪位神仙把我送回了家?哥哥見我醒來,說你怎么敢在河邊睡覺?那里有蛇,會把你纏到河里去!至此,再也不敢單獨到河邊玩耍!
學會了認字和看書,便愛上了讀書,我小的時候農村里沒有圖書館,也沒有太多的書。我便把哥哥姐姐的語文書都拿來看,有讀的懂得,也有讀不懂的,更多的是看故事情節,也不太明白書中所說的事件,記得當時讀過摘自魯迅《狂人日記》里的一個章節,其中描寫了一段人吃人的事件,看完之后,我非常害怕,很長時間都不敢再看魯迅的書!直到后來自己上到那個年級,經過老師的講解,魯迅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寫的這本書!才恍然大悟,多年的恐懼才得以消除,原來作者是通過文字來反應當時的社會現象。隨萌生出也用文字記述自己的心情、感想、和經歷的想法來。
是不是現在的節奏太快,竟忘記小時候的志向?蓋上“記憶”的盒子,再次把往事塵封,一切還能否重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