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儀式感呢?《小王子》里有這樣一段對話。
小王子馴養狐貍之后,第二天去看它。
“最好還是在原來的那個時間來。”狐貍說道,
“比如說,你下午四點鐘來,那么從三點鐘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臨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點鐘的時候,我就會坐立不安;我就會發現幸福的代價。但是,如果你隨便什么時候來,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時候該準備好我的心情……應當有一定的儀式。”
“儀式是什么?”小王子問道。
“這也是一種早已被人忘卻了的事。”狐貍說,
“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儀式感就是尋找平靜生活里的與眾不同,讓我們有所期待,有所熱愛。
01
前段時間,網上很流行「精致的豬豬女孩」。恕我不太認同豬豬女孩這種觀點,就算自嘲,拿個小猴子,小狐貍也行啊,實在不怎么喜歡豬......
所以我直接說做個精致女孩吧。曾在知乎上看過很多關于「女生如何一步步走向精致」的回答,研究了大部分高贊回答,發現她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儀式感。
精致的女孩不一定非要有錢、有顏、有愛情,而是有儀式感。通俗點也可以說是生活態度,你的生活態度決定了你過上什么樣的生活。
將生活帶給你檸檬般的酸楚,
釀成猶如檸檬汽水般的甘甜。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們這一天》
知乎里有個單身媽媽,雖然獨自一人帶著寶寶,還要賺錢養孩子,洗衣做飯家務全是自己做,卻把自己活得像少女一樣,把生活過成了詩。(圖片來源于知乎)
一碗最普通的干挑面,都喜歡用好看的碗裝。
停下來,拍拍路邊的風景,看身邊的小動物。
開了一家夢想中的小店,售賣自己做的蜂蜜茶、奶茶。
看圖片,誰能想到她是一個兩歲孩子的媽?
打心眼里佩服這位單身媽媽,且不說生完孩子身材沒有走形,還有張少女顏。因為女兒的到來,讓她從最難的時候走出來,調整姿態,也為了自己最愛的人,把生活過成了想要的樣子。
不管感情,人生遭受怎樣的打擊,從細節處熱愛生活,愿我們都被世界溫柔以待。
02
就像王小波說的:「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儀式感就是生活里的「詩意」。
儀式感并非一頓昂貴的大餐,一兩個名牌包包,也不一定是一群人或者兩個人的專屬。
它可以是你一個人在家用心做的晚餐,鋪上喜歡的桌布,食物的搭配和擺放恰到好處。
也可以是辦公室里一束精心擺放的干花,一個人好好享受暖陽里的下午茶,閑時做做甜點或是出去看場電影。總之能讓生活不那么無趣的事情。
一個人生活,更需要儀式感。
高木直子,日本著名插畫家,為了夢想帶著為數不多的積蓄,只身闖蕩東京。蝸居在13.5平方的小房間里,堅持著畫畫夢想,并以插畫的方式記錄自己的生活,最終被出版商看中,出了她的第一本繪本《一個人住第五年》。
雖然她住在小一居里,過著緊巴巴的生活,可是她依然在很好的享受生活。
用不同的香料、水果泡澡;
做一些精致而有趣的菜;
一個人去超市抱著一大堆食物回來,熱衷半價;
一個人去了很多地方,吃很多好吃的,還泡溫泉;
有錢之后開始訂報,總能在里面發現很多優惠券;
手工DIY桌子、凳子、花盆......
絮絮叨叨訴說的各種細節,都看得出來她在真正的享受生活。
繪本里描繪的內容,像極了現實中的我們。失意時會傷心,夜深時會孤獨,高興時會竊喜,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狀況.....內容不多,但卻真摯,溫暖,觸動了心中的柔軟。
曾經我也有過一段一個人獨處的日子。可能我心大,一個人住倒也不害怕,只是日子過得單調極了。剛開始搬進去的時候想著如何布置自己的小屋,每天學一道菜,日常看看書看看電影,和朋友聚會......
可現實是,下班回來在外面隨便吃頓快餐應付,回到家就開始拿起手機刷刷刷,從不看書,房間也沒怎么布置,走進去很冷淡的感覺。到了第二天又是復制的生活,平淡無奇,好像一眨眼日子就過去了,我都記不起來這中間發生了什么,像白過了一樣。
頹廢是本能,不屈也是本能。大多時候,我們敗給了自己的不自律。
03
很久之前發的一條微博我始終記憶猶新,印象深刻。今天特地又翻出來了。
生活的確是需要很多小驚喜小變化來點綴,每天都是一成不變的模式,那只能叫做生存,而不是生活。至少在我理解來是這樣的。
今年對于我來說,不是那么好的一年,但也是最充實的一年。會難過,也因為一些事情,變得不那么難過。
沒有烤箱,但也能變著花樣做出自己喜歡的甜品。
喜歡拿好看的碟子,精心擺盤,拍張誘人的美食照片,心情真的可以好上一天。
自己包的餃子,哭著也要吃下去。
夏天的時候會榨好了果汁帶去公司,一度成為我起床的動力。
看過的電影,旅途中的車票,隨手寫的紙條,收納到一起,還能記錄每張紙片背后的心情。
周末會在家里睡上半天,再去圖書館呆一下午,大學時錯過的圖書館,慶幸現在依然有。
偶爾會去跳舞,難得還能找到一項活潑的愛好,對于不愿意運動的我來說再合適不過了。
最開心的事情莫過于和朋友聚會,聊生活談感情,不亦樂乎。
這些構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每個細節都鮮活跳躍,也讓我收獲了以前不曾感受到的快樂。其實也不會經常做這些事情,但如果沒有這些小插曲,生活就不會這么有趣了。當然,你覺得躺在家里玩游戲那也是可以的,上王者應該也很快樂吧,畢竟我沒有體會過。
我們常常抱怨生活無聊,喪氣太重;又什么都不做的安慰自己開心就好。
生活本質就是無聊的,開心的事情不常有,更多的是失意和難過,因為我們往往對不好事情的感知,要比好的事情感知更深刻。
其實開心是可以自己創造的,大多時候,我們都在自己取悅自己。不管你是一個人,或是兩個人,都需要多一些儀式感。
儀式感來源于對生活的熱愛,不刻意追求。儀式感的存在,就是讓自己感覺真正在活著,有值得紀念的日子,有值得懷念的事情,有值得珍惜的人。
我們都需要一些儀式感,與他人無關。
儀式感至少讓你不敷衍自己的生活。
我想這樣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