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很多寫的文章,說想要健康就要多運動,如跑步、打球,或者去健身房做煅煉,女人鍛煉出馬甲線,男人鍛煉出了六塊腹肌就很健康啦;也聽過很多人說我身體好,沒病沒痛,又能吃能睡,這不就是健康嗎?
是的,你是不是也以為這樣就代表著健康呢?但這只是健康定義中的一部分,根據世界組織的定義,健康不僅指一個人身體上沒有疾病或虛弱的現象,還指一個人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好狀態。
在生理上,我們對此是閉口不言的,甚至是禁區。記得我們上初中生理課時的情景,現在依然歷歷在目。老師在課堂上羞澀地照著課本念,同學也很默契地聽著。這是讀書時上過的最安靜的課了,等到下課時才發現黑板是干凈的,課本上也是干凈的。生理課就這樣過去了,能學到什么知識可想而知,現在就出現了很多問題。
在今年早些時候,有一次我從外地回來時,媽媽就對我說,“你師母得了子宮癌,而且還是晚期,聽說一年前就出現了癥狀,你師父難道一直都不知道?也不知他現在后悔不?”
都到這時候了,能不后悔?后來我詢問過他:為什么不早點去做檢查?他說當初以為是女人常見的問題,是小問題,所以也就沒在意。
是的,因為不懂,所以不在乎。結果是無論是個人,還是家庭都承擔著痛苦和損失。
生理健康問題由于不了解,或不把它當回事,或羞于開口。同樣,心理健康問題也同樣不重視,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哪些表現癥狀呢?
情緒異常;
抑郁焦慮;
強迫癥;
缺乏安全感;
思想消極;
胡思亂想,疑神疑鬼;
與社會嚴重脫節;
以上這些就是心理健康現狀。在一次公益健康講座會上有一位退休阿姨就跟我分享她的一些經歷:我在五十歲前發現自己有婦科問題,當時就很懷疑為什么前幾十年都沒問題,而現在有呢?是不是老公不軌導致的呢?一旦這個想法在腦海里冒出,就怎么也揮之不去,于是去質問老公。無論老公如何向我發誓都不相信,定要他“老實交代”。后來為此事一直跟老公吵架,甚至鬧到要離婚的地步。還好后來醫生解釋了原因:
一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四十二歲之后是暴發期;二是在公共場合易感染,例如一個帶傳染病的女人坐的椅子,當她離開后,你還未等椅子表面冷卻后就坐上去,就可能被傳染。
聽她講完后,我也唏噓不已。后來又聽過不少男人、女人分享過TA們的故事,無一例外地都是一開始不敢說,后來有的羞于看醫生,有的偷偷地看醫生。這不僅給個人帶來一系列問題和傷害,也給家庭帶來問題與傷害。
我們只有先理解關丁健康的概念,才能明確健康的范圍。同時,我們也應明白健康作為人生追求之一,下一步就是尋找引起健康問題的根源,并從根本上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