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什么寫什么,不具備可讀性,沒有邏輯。
畢業三年了。
最近工作不太順利。
這三年我讀了很多很多書,工作相關的、心理、歷史、勵志、管理、經濟...知道吳敬璉、郎咸平,讀過錢穆和黃仁宇,看過昆德拉和尼采,丘吉爾、馬云的傳記...程序員相關的書也有。
大家不讀書,從某些層面上,刷朋友圈、刷微博、刷新聞網頁,每個人的閱讀量其實是增加了,但是你是不是還有坐下來長時間的專注的做一件事的能力?
今天是個不錯的節日,安靜的坐在屋子里想一些事情,有些孤獨,但不會去打攪別人。
前一段剛看了韓寒拍的那個電影《后會無期》,不評價這個電影,樸樹的那首歌挺好的。我在單曲循環,一個同事說:有人說樸樹、韓寒這些人很矯情,喜歡把自己的一些經歷拿出來曬。我說:哦,隨便了,這個世界是參差的。
樸樹的那首歌中有一句歌詞:我曾經毀了我的一切。想想自己一路走來毀掉了很多事情,這些事情會使我陷入一個漩渦,如果....就好了,要是當初選擇...會怎樣呢?xx最近過的怎么樣啊。等等...
和她分手以后我過的很不開心,有過一段時間的消沉,那個時候喝了很多酒,直到一次體檢發現自己脂肪肝傾向、尿酸過高...好多毛病,感覺不能消沉了,開始跑步、健康飲食,但是依舊不怎么開心。
面由心生,剛畢業那陣子感情也挺順利,工作也剛剛開始沒那么多煩惱,生活上不愁吃不愁穿的。那個時候拍下一張照片,還挺好看。后來感情失意,工作上的煩惱也慢慢增加了,加上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加上長期對著屏幕,眼睛開始往里陷,整個五官開始變的不協調了。這和工作性質有一定的關系,更大的原因是因為不開心,每天那么多事情堆積在心中,慢慢的表情就會跟著心里的東西走,臉型也就慢慢的變的不好看了。
經驗之談,有時候身邊的人會教育我,你應該怎么怎么跟女孩子相處,遇到困難應該怎么樣做。不是我自負,我從不聽從別人的意見。首先,提意見的人是根據自己或者是身邊人的經驗來得到的結論。然后,他們當初遇到的環境,遇到的人,都是不一樣的,既然這些都是不一樣的,最后結論是:給的建議都是沒啥用的。
價值觀,什么是價值觀?很多詞要想給它一個概念、定義的時候發現非常難。所有的經歷加到一起就是價值觀。教別人做事情可以,但不要傳授做人應該如何,有些事情自己更重要。很多人在朋友圈發一些價值觀的文章,我一般不轉發別人文章,如果有的話是一些新聞性質的,比如:阿里入股恒大足球等
工作三四年了,當初開始做移動互聯網的時候這個行業是朝陽產業,現在說夕陽產業有些過分,但很多東西基本上已經定型了。
未來在哪里?
你想要的是什么?
你想和什么樣的人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