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吃上了自己包的粽子,也還軟糯可口,不由得就想起了母親。
母親年紀(jì)大了一些之后總是說,多學(xué)點吧,免得將來什么都不會自己受屈,我也跟不了你一輩子。然后就手把手地教我織毛衣,做棉被,蒸饅頭,包粽子,還有那些我本來早就該學(xué)會,但卻因為依賴母親而放任自己懶惰的事情。
母親是患腦癌辭世的,沒想到她竟會走的那么急那么早,而獨留我在這個世界上孤獨著。莫非母親心里早已有了預(yù)知,知道自己將不久于世,所以才那么迫不及待地將放心不下的事情一一安排妥當(dāng),才會那么毫無保留地將所有的愛給予付出揮灑釋放,我不得而知,也不愿去想。
媽媽,我想姥姥了。吃著粽子,女兒也這樣說。是啊,母親在世時,每年端午節(jié)無論她有多忙,總會抽出時間來包一些粽子,因為我愛吃,父親愛吃,兩個孩子也都愛吃。母親自己是否愛呢,我們好像從未問過。
記得小時候每次粽子熟了,不論什么時候,半夜或者凌晨,母親總會喊醒我,快起來,趁熱吃一個,然后把裝在碗中剝好皮放好糖的粽子塞進(jìn)我的手中,我也就毫不客氣地端起碗來津津有味地大吃特吃。是的,母親就是這樣寵著我,愛著我,寵愛著她的獨生女兒。等到天亮了,母親又顧不上一夜的困倦疲勞,將粽子分成幾份,親戚的、鄰居的,一一送去,最后才將剩下的粽子端上桌自家吃。母親因為忙于家務(wù),從沒人注意過她吃了幾個,是否喜歡…… 待我有了兒女之后,母親又是這樣地疼愛著他(她)們,叫他(她)們又怎能不回憶,怎能不懷念?
母親去了之后,每天勞累地工作一天回到家,面對著冷鍋涼灶,一片狼藉的屋子兩個無人看管的孩子,我的心里也是冷冷清清的,越發(fā)地體味到母親的辛苦與勞累,懂得了自己曾經(jīng)是多么的幼稚荒唐自私懶惰。慢慢的,我終于學(xué)會了母親曾經(jīng)所做過的一切,有了好吃的,先分給大家,做好了飯菜,先看著父親愛人孩子吃,然后自己才吃得安心,吃得踏實。就像那首歌里唱的,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成了你,我無怨,我也無悔!
案上,粽香依舊,香甜的是母親對我的疼愛,苦澀的是對母親的思念與回憶。再也回不到從前了,但我愿奉一盤米粽遙祭,祝我勤勞善良的母親在天堂里幸福安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端午將至,僅以此文懷念我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