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張清安這個名字,恐怕很多喜歡關注奇聞軼事的朋友們都十分熟悉,這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稱帝”的農(nóng)民,著實弄出了好大一場鬧劇,成了很多人茶余飯后的談資。直到今天,很多人對其事跡也是津津樂道。
張清安
張清安是四川巴中人,在1982年的時候突然腦子一發(fā)熱,在大巴山“登基稱帝”,以“皇清”為年號,封自己為“正皇帝”,封廖桂堂為“副皇帝”。讓我們很長見識,原來皇帝也是可以分正副的。
雖然張清安的皇帝只是自己封的,不過皇帝該有的“文武百官”他都有,被他賜封的人從“副皇帝”到“賢臣清相”一共有50人,雖然只有百官的一半,不過好歹也有了自己的排場。
張清安炮制的“印鑒”
更厲害的是,張清安還建立了后宮,封自己的妻子為“皇后”,另外還搜羅了村婦“佳麗”六人,以供自己享用,至于“佳麗”是否真佳麗,那就不好說了,反正數(shù)量夠了就行。
“稱帝”后,張清安刻玉璽,頒詔書,像模像樣的,他想封蔣介石為“威國王”,詔書都擬好了,加蓋了“皇帝寶印”,卻苦于不知道如何送到蔣介石手中,雖然他是“皇帝”,卻沒有八百里加急啊,思來想去,張清安最后決定通過郵局郵過去,不過他卻不知道他打算賜封為“威國王”的蔣介石已經(jīng)過世七年了。
張清安給蔣介石的“詔書”
后來,張清安腦袋一抽,決定要“御駕親征”,至于“征”誰他還沒想好,不過既然古代皇帝可以做的事情,他這個“皇帝”當然也要做一遍。不過這個念頭還沒成行,他的“帝國王朝”就被公安局一網(wǎng)打盡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笑抽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