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三,下午有叮當在小小運動館的運動課。剛上課,我就發現:班級今天氣氛不太一樣:小朋友特別多,來了兩個新的小孩,其中有個小男孩特別皮,喜歡挑戰老師的權威;叮當的好朋友波妞沒來;班級里有個小女孩一直在哭;來了個新的男老師,倒挺面善的。整個氣氛狀況百出,偏偏老師今天上的是新課,內容是推動一個大滾輪繞過障礙物前行。小朋友一個一個做,每個人需要花很長時間,沒有輪到靠墻等待的小朋友們百無聊賴,有的跑上來故意推倒障礙物,或者跑到教室別的地方,有的互相招惹,哭的哭,無聊的無聊,場面相當混亂。
叮當的表情也很落寞。跟平常不同,她一直跑過來隔著玻璃跟我說話,又跟老師找借口出教室跟我呆在一起。我想說服她回到教室,未果。等到老師來叫她,該她練習了,她進去完成了,做得不錯。然后估計老師也覺得場面太亂,安排了一個下課休息(平時沒有),叮當一出來就不愿意再進去,躲在我的椅子下面。
我讓她呆了一會。試圖跟她溝通,問她在發生什么?是因為波妞沒來嗎?是因為有小朋友在哭,她也難過了嗎?她都不回答。
我有點急了。就說:“不進去我們就走吧。不過今天不能買冰淇淋,因為冰淇淋是每次鍛煉的獎勵。”
路上,她在后座坐著,抽泣著,不知道是為媽媽的態度傷心,還是為沒吃到冰淇淋傷心。哭著哭著累了,倒在椅子上睡著了。
而我,胸中還帶著失望和生氣。我感受著自己那氣乎乎的感受,并且冒出一些新的問題和想法。
我看到,我希望讓她回到教室。這背后既有希望她堅持鍛煉,挑戰自己,也有心疼花出去的錢,心疼自己專程開車陪她來的時間,還有擔心她未來不能克服困難未來怎么辦,擔心她太容易退縮今后怎么辦?
我內心糾結著,不給她買冰淇淋,多少也有點懲罰她,給她個教訓的意思。
可是,那些個讓我想逆著她正在發生的情緒,將她推回教室背后的念頭。這一次讓我產生了好奇和懷疑。
我心疼自己的錢和時間,這是我自己的事兒。孩子可意識不到這些。
我擔心她的未來,而不能接納她此刻的需要,并對她生氣,這樣真的好嗎?
我試圖把我放進她的角色去想,也許,今天我反而應該給她買個冰淇淋?因為今天是她難過的一天,難過的時候,我們難道不應該特別地照顧自己?
我看到我不接納的一面。我關注了事情,關注了結果,仿佛我的時間和金錢,就應該放在那些推進進度的事情上,送她學習,在學習上進步。而那些她不想上學的情緒,情緒背后的需要呢?那些看似迂回反復沒有指向結果的過程呢?難道那不正是我作為母親,更應該關注,陪伴、給予支持的嗎?
我看到我內在,那些讓我生硬的模式和理念。
學習做父母,路長著呢。我得慢慢來,孩子,你也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