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對麥克格西膾炙人口的經典小故事——“廚房里的兩個老公”,經過看視頻和讀書會現場的分享,感覺已能就輕駕熟。并已從實踐中嘗到了一點甜頭——老公已越來越溫和地與我相處,加上這次DCI六階里麥克格西現場的演繹更是歷歷在目,以為自己好像可以從關系中脫癮而出了,感覺很開心,效果明顯!
? ? ? ? ?然而,然而,然而,當我在做“思緒的列車”的冥想的過程中,看到的痛苦還是關系,最近的是我和女兒的親子關系,接著是和老公的親密關系,最遠的是小時看到爸媽吵架時的無助與無安全感!在眾謙課后的脫癮30天打卡群里,我鄭重地寫下了目標:戒除對孩子學習控制的癮,接納她,鼓勵她養成良好的學習和作息習慣。前幾天我小心翼翼地保持警戒的狀態,平和的情緒。就在今晚,在督促孩子的作業中,我按捺不住了:這個不聽話,不自覺的女兒就在我面前發生著, 我感受到自己的眼神里有:生氣、憤怒、無力撲面而來,就想罵她,挖苦她,甚至想打她一巴掌!
? ? ? ? 這時突然意識到,這樣的女兒也像筆一樣,是由我自己創造出來的,是來自我,而不是在外面朝我發生的。即便這樣,當時,心里還是生氣,怎么能感受平靜不生氣呢?!
? ? ? ?再思維“廚房里的兩個老公”,再想想格西現場演繹的場景.......再想想格西說的,我們的身體本來就是帶著缺陷的設備,這些器官(眼、耳、鼻、舌、身、意)讓我們自己誤以為事物都是從外面發生的,如果她來自于我,是我的壞種子在她這里的呈現,我怎么能用自己的壞種子(我的因,我來受,受了)來懲罰她呢(又種下了壞種子)?我愛女兒,我決不允許他人傷害我的女兒,連我自己也不可以!然后,剛剛我就是在這樣做,因為我想她更加優秀,我要她學習成績好,我要她讓我更加省心,我“善意”地要她養成良好的習慣(我成了鴿子)。于是,我因為得不到而生氣,憤怒了。我成了那條“蛇”,不但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女兒。我成了盲人, 我成了那頭無明的“豬”!
? ? ? 扭轉生命之輪,斷業——不再罵過去,讓壞種子自然爆發。接下來,我要專門思維“書房里的兩個女兒”的故事,此之外,我還是需要“阿司匹林”,需要平靜地對待她的學習,只是收起情緒糾正她,與此同時,去學校做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