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以為骨質增生都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呢?
但其實并不止中老年人,現在患骨質增生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了!
隨著電腦和手機逐漸成為生活的重要部分,每天上班坐著用電腦,下班躺著玩手機,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生活狀態,骨質增生也越來越向年輕一代發展。
其實骨質增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患上了骨質增生卻一無所知。所以我們要了解它,知道它是什么、有什么癥狀和危害,然后好好預防治療!
那到底什么是骨質增生呢?它有什么臨床癥狀?又該如何預防治療呢?
如果你想知道,就認真看看下面的文章吧!
骨質增生的解釋
骨質增生,中醫又稱骨刺。是由于構成關節的軟骨、椎間盤、韌帶等軟組織變性、退化,關節邊緣形成骨刺或骨質增生。
骨質增生的分類
骨質增生又分為頸椎骨質增生、腰椎骨質增生、膝關節骨質增生、足跟骨質增生。
一 、頸椎骨質增生
1病因
年齡因素、慢性勞損、外傷、咽喉部炎癥、發育性椎管狹窄、頸椎的先天性畸形、代謝因素、精神因素等均能引起頸椎骨質增生。
1癥狀和危害
頸項部有強硬的感覺、活動受限、頸部活動有彈響聲,疼痛常向肩部和上肢放射,手和手指有麻木、觸電樣感覺,可因頸部活動而加重。
不同的病變累及不同部位,就出現不同的癥狀,晚期可導致癱瘓。頸椎骨質增生嚴重者還會引起頸椎病性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胃炎、心絞痛、吞咽困難等。
二 、腰椎骨質增生
1病因
一般主要與年齡、勞損、外傷、姿勢不正確等有著直接的關系。隨著年齡的增大,機體各組織細胞的生理功能也逐漸衰退老化,導致髓核之突出,將后縱韌帶的骨膜頂起,其下面產生新骨,形成骨刺或骨質增生。
2癥狀和危害
臨床上常出現腰椎及腰部軟組織酸痛、脹痛、僵硬與疲乏感,甚至彎腰受限。
三 、膝關節骨質增生
1病因
外傷因素:由于損傷、膝關節畸形或炎癥等因素造成膝關節負重力線的改變,使膝關節面有效負重面積減少,關節面受力不均勻。
自身免疫反應:膝關節軟骨受到機械性等因素破壞后,關節軟骨細胞、粘多糖及膠原蛋白的"隱蔽抗原"暴露,引起自身免疫反應,造成軟骨繼發性損傷。
2癥狀和危害
其表現是一側或雙側關節不適,疼痛腫脹。起初疼痛多在長時間行走或上下樓梯時,但休息或臥床后好轉。隨著病情發展,走平路也疼痛,活動不方便,關節不穩定,走路稍不注意就會疼痛;同時膝關節活動時有像捻頭發時所發出的響聲,嚴重時可致畸或致癱。
四 、足跟骨質增生
1病因
多見于中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很多組織會發生退變,尤其是足跟部位承受很大的壓力,且承受壓力持續時間也較長。加上行走過程中少不了足跟部位的摩擦和沖擊,所以足部相關組織很容易發生退行性改變,從而誘發足部骨刺(骨質增生)的出現。
2癥狀和危害
其癥狀是足跟壓痛,腳底疼痛,早晨重,下午輕,起床下地第一步痛不可忍,時輕時重,走路時腳跟不敢用,有石硌、針刺的感覺,活動開后癥狀減輕。
骨質增生的高發人群
01
年常年久坐辦公或游戲,且缺乏鍛煉的年輕人易患骨質增生。
02
肥胖人群、長期保持一個姿勢工作的人群,容易患骨質增生。
03
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易患骨質增生,男性多于女性。
04
常用腰部活動的重體力勞動者及運動員易患骨質增生。
預防骨質增生的方法
1保持正確的工作、學習姿勢
養成正確的工作、學習姿勢是預防骨質增生關節痛的重要注意事項之一。長期不正確姿勢工作、學習,如長期低頭看書、玩手機等,就會使骨骼的受力長期不均,從而誘發骨質增生關節痛。
2避免長期劇烈運動
長期過度的運動是誘發骨質增生的原因之一。長期劇烈的運動可使骨骼及周圍軟組織受力不均、負荷過重,從而導致骨質增生。
3適當進行體育鍛煉
避免長期劇烈的運動,并不是不需要運動,恰恰相反,適當的體育鍛煉是預防骨質增生的上佳方法。因為適當地運動鍛煉,可以增加關節腔內的壓力,有利于關節液向軟骨的滲透,減輕關節軟骨的退行性改變,不僅可以減輕關節帶來的不適感,還能預防骨質增生關節痛的發生。
4過于肥胖者要適當地控制飲食
肥胖者要注意調整飲食結構,減少熱能的攝入,將體重控制在適當的范圍內,以減輕骨質增生的多發部位上的壓力和關節軟骨磨損。
5中老年人注意補充營養
中老年人的日常飲食應注意補充各種營養素和微量元素,尤其是鈣和維生素D,以減緩骨骼衰老,從而預防骨質增生。
我們平時生活中可以通過以上的5種方法預防骨質增生,但是如果你已經確診患了骨質增生,就不單單只是預防了,還要積極配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