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之前,封建禮教尚未完全,那時男獵女采,民風悍勇樸質,表達感情來真切爛漫,恨不得我所有心事都讓你知道。
比如一首《上邪》,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天哪!我想要和你相知相愛,我們的感情這一輩子都不會減少斷絕。
看到了吧,表達就是如此強烈,而且是一個女性角色說出來的,更為難得。
再說一首《靜女》,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嫻靜優雅的女孩啊真是美麗,等待我在城墻的角落。偷偷躲藏起來不讓我看見,讓我內心焦急,撓頭走來走去。
兩個人相會,女孩調皮的躲了起來,看著男孩焦急的樣子,掩齒偷笑。《詩經》內容貼近生活,描寫的很真實。這樣的事情你是不是也做過呢?
另外還有一首我很喜歡的《將仲子》,
“將仲子兮,無逾我墻,無折我樹桑。”
我希望你不要翻過我家的圍墻,不要折斷我家的桑樹枝。
這是什么情景呢?當時禮教漸嚴,開始講究父母命,媒妁言,男女的自由戀愛受到束縛。熱戀中的男女在女方家隔墻約會。男孩膽大,作勢要折斷樹枝,翻過墻去,女孩嚇了一跳,趕緊柔聲勸說男孩不要沖動。在學校和家庭的監管下,中學時期的戀愛也是如此,非常有趣。
秦漢之后,中央集權,禮教嚴苛,封建的枷鎖讓愛情變得病態。怨恨思愁成為了主題。其中以閨怨詩為代表。
《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還有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
感情壓抑,以含蓄為美,我愛你要七拐八彎告訴你。這也難怪,如果太摯烈,指不定落個“舉身赴清池,自掛東南枝”的下場。